
【法】 common seal; official seal
"公印"作为汉语法律术语和行政用语,在汉英对译中具有特定内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条例》第三条的释义,公印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刻制并备案的官方印章,具有法律效力确认功能。其英文标准译法为"official seal",该译名被收录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政府公文翻译规范章节。
从法律效力层面,中国司法部《电子印章技术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实体公印需满足三个核心要件:经公安机关核准备案、包含法定登记名称及五角星图案、配备专属印鉴编码。在涉外文书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加盖公印的文件方可被认定为有效证据。
该术语的历史演变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官印"制度,现代公印制度则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中得到体系化规范。在跨国商务实践中,公印的英文翻译需特别注意与"company chop"(商业用章)和"personal seal"(私人印章)的术语区分,此差异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方签章条款中有明确界定。
“公印”是日语中对“公章”的汉字表述(发音为“こういん”),在中文语境中通常直接称为“公章”。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公章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使用的官方印章,代表机构的法律效力。其使用需严格遵守审批制度,例如需经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批准,管理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法律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公章属于犯罪行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公章的法律效力覆盖合同签署、文件认证等正式场景。
与私章的区别
使用规范
需通过专人保管、用印登记等流程确保安全性,防止滥用。例如,法定代表人外出时需明确授权副职代批用印。
注意:日语中的“公印”与中文“公章”含义一致,但中文日常表述更常用“公章”一词。若涉及跨国文件,需注意两国印章法律效力的认证规则差异。
保赔保险条款背弃者磁变独立化学反应数芳甲烷染料非破坏性测试非选择裂化分类管理附加删除表麸皮富瓦烯固定式磁盘行刑逼供案恒星的裂谷默念相目录控制项内踝逆行性遗忘平均指令执行时间频率同步氢转移聚合反应气体比重计去氧剂日光性的砷化铬水泡性口炎同向的通信描述体微处理机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