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达氏法英文解释翻译、基耶达氏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Kjeldahl method
分词翻译:
基的英语翻译:
base; basic; foundation; key; primary; radix
【化】 group; radical
【医】 base; basement; group; radical
达的英语翻译:
express; extend; reach
【法】 ad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基耶达氏法(Kjeldahl Method)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物质中的氮含量(Nitrogen Content),进而可以推算出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因为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对恒定(通常在16%左右)。该方法由丹麦化学家约翰·基耶达(Johan Kjeldahl)于1883年发明。
核心原理与步骤:
-
消化(Digestion):
- 将含氮样品(如食品、饲料、土壤、废水等)与浓硫酸(Sulfuric Acid, H₂SO₄)和催化剂(如硫酸钾K₂SO₄、硫酸铜CuSO₄或硒粉)一同加热。
- 在高温下,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消化),其中的碳和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元素则转化为硫酸铵(Ammonium Sulfate, (NH₄)₂SO₄)。
- 反应通式可表示为:
$$
text{Organic-N} + text{H}_2text{SO}_4 xrightarrow{text{Heat, Catalyst}} (text{NH}_4)_2text{SO}_4 + text{CO}_2 uparrow + text{SO}_2 uparrow + text{H}_2text{O}
$$
-
蒸馏(Distillation):
- 消化液冷却后,加入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Sodium Hydroxide, NaOH),使溶液呈强碱性。
- 此时,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释放出氨气(Ammonia, NH₃):
$$
(text{NH}_4)_2text{SO}_4 + 2text{NaOH} rightarrow 2text{NH}_3 uparrow + text{Na}_2text{SO}_4 + 2text{H}_2text{O}
$$
- 通过蒸馏装置,将产生的氨气导入吸收液中。
-
吸收与滴定(Absorption and Titration):
- 氨气通常被吸收到已知浓度的过量硼酸溶液(Boric Acid, H₃BO₃)中,形成硼酸铵络合物:
$$
text{NH}_3 + text{H}_3text{BO}_3 rightarrow text{NH}_4^+ + text{H}_2text{BO}_3^-
$$
- 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Hydrochloric Acid, HCl)滴定硼酸吸收液。滴定终点由指示剂(如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
- 根据消耗的标准盐酸体积和浓度,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氮的含量。
关键特点:
- 应用广泛:是食品(如谷物、肉类、乳制品)、饲料、肥料、环境样品(水、土壤)等领域测定总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之一。
- 优点:设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经过标准化后重现性较好,尤其适用于成分相对复杂的样品。
- 局限性:
- 无法区分不同形态的氮(如硝酸盐、亚硝酸盐、叠氮化物中的氮通常不能完全转化为铵盐,需要特殊前处理)。
- 消化过程使用强酸强碱,耗时长(数小时),存在安全风险,并产生有害废液。
- 对含氮量极低或极高的样品可能不够灵敏或准确。
权威参考来源:
- AOAC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该组织制定的官方方法是全球公认的食品、饲料等分析标准。基耶达法(如AOAC Official Method 984.13等)是其核心蛋白质测定方法之一。 (参考来源: AOAC 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发布了多项基于基耶达法的标准,如ISO 5983(动物饲料氮含量测定)、ISO 20483(谷物和豆类氮含量测定及粗蛋白质含量计算)等。 (参考来源: ISO Standards Catalogue)
- 权威教材与专著: 如《Analytical Chemistry》by Gary D. Christian, 《Food Analysis》by S. Suzanne Nielsen 等经典分析化学和食品分析教材中均有对基耶达法的详细原理、步骤和应用介绍。 (参考来源: 标准分析化学教材)
- 美国环保署 (EPA): 在水质分析领域,EPA也认可改良的基耶达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总凯氏氮(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KN),TKN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参考来源: EPA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 and Wastes)
网络扩展解释
基耶达氏法(Kjeldahl method)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氮含量,进而计算蛋白质含量。以下是对该方法的详细解释:
1.定义与原理
基耶达氏法由丹麦化学家约翰·基耶达(Johan Kjeldahl)于1883年提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消解:在浓硫酸和催化剂(如硫酸钾、硫酸铜)作用下,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
- 蒸馏:将消解液碱化,释放的氨通过蒸馏分离。
- 滴定:用标准酸溶液吸收氨,通过滴定计算氮含量。
2.核心应用
- 蛋白质测定:通过总氮含量乘以蛋白质系数(通常为6.25)推算蛋白质质量,广泛应用于食品(如牛奶、谷物)检测。
- 环境分析:测定水样中的凯氏氮(包括氨氮和可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氮)。
3.特点与局限
- 优点:准确性高,适用性广,是国际标准方法(如ISO 20483)。
- 局限:无法检测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且消解过程耗时、需使用腐蚀性试剂。
4.术语关联
- 凯氏氮:指通过该方法测定的总氮量,包含氨氮和可转化的有机氮。
该方法在食品工业、农业和环境监测中仍是重要的分析手段,尤其适用于复杂有机样品的氮含量测定。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编饰比测仪掺合石脑油电解沉积断续点焊额骨内侧孔防结露涂料复明角膜成形术概率规划国内卫星恒流泵核酮糖回行冲程腱膜下脓肿甲氧苯吡酯界限文件介质电流惊奇的寄生物学及时地锯齿状孔子诞辰立体的轮机手女管家排尿正常染苏丹性鳃后的同感同核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