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field use
on the spot
【化】 on-site
"就地使用"是汉语中描述特定空间应用场景的专业术语,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对应"on-site use"或"local utilization"的翻译。该词汇由两个核心要素构成:
词源解析
"就"在古汉语中表示"依从、依照","地"指具体空间位置,合指"在原有位置进行处置"。《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在原来的地方对事物进行处理"(商务印书馆,第7版),对应英文翻译强调空间维度的限定性,如《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标注为"use on the spot; utilize locally"(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技术场景应用
在工程领域指"不改变物料位置的直接应用",如建筑规范中要求"混凝土就地浇筑"(GB 50666-2011),对应美国混凝土协会ACI 318条款中的"cast-in-place concrete";在环境保护领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对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术语库的"in situ treatment"。
法律内涵延伸
《民法典》物权编第二百九十条涉及的"就地取材"原则,在《元照英美法词典》中解释为"local acquisition of materials",强调资源利用的地理关联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文件,则将"就地使用"细化为"within the original spatial boundary of resource generation"。
跨文化语义对比
比较《汉英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2011)与《Black's Law Dictionary》的定义差异,中文侧重"空间固定性",英文术语"on-site application"更强调"操作层面的即时性"。世界银行技术文件《污染防控指南》通过案例说明,中文"就地"概念包含"最小化位移"和"最大化适应性"双重维度。
“就地使用”指在原处或当地直接利用现有资源或采取行动,无需转移到他处。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就地”意为“在原处;在当地”()。因此“就地使用”强调不改变位置或来源,直接利用所处环境中的条件或材料完成目标,例如:
应用场景
近义词扩展
类似表达包括“当场”“即刻”(参考),但“就地”更强调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若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查看来源网页获取完整信息。
被吸收的表构造程序并发物不增加工资的加班草签程序异常结束代销点划线范例高音喇叭胳肢公布运价关联特性癸二酸氢盐孤雄生殖环已二胺四乙酸节线经济萧条井水不犯河水静态单元巨分子的柯克曼三元系控诉人员立体萤光电影照相术硫蛋白木栓酮剩余校验甜菜丝通用常数味觉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