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英文解释翻译、静脉输液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hleboclysis
相关词条:
1.venoclysis
分词翻译:
静脉的英语翻译:
vein
【医】 phleb-; phlebo-; vena; venae; veno-; venovenostomy
输液的英语翻译:
【医】 transfuse; transfusion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静脉输液法(Intravenous Infusion)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医学解析
一、术语定义
静脉输液法(Jìngmài Shūyè Fǎ)指将无菌溶液(如电解质、药物、营养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穿刺直接输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临床操作技术。其英文术语为Intravenous Infusion(缩写:IV Infusion),音标:/ˌɪntrəˈviːnəs ɪnˈfjuːʒən/。
二、核心目的与适应症
- 快速补液:纠正脱水、休克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 药物治疗:输注抗生素、化疗药物等需恒定血药浓度的治疗。
- 营养支持:为无法进食患者提供肠外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剂)。
- 输血/血制品:补充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
三、技术操作要点
- 静脉选择:
- 常用部位:手背浅静脉、前臂头静脉、肘正中静脉。
- 特殊人群:婴幼儿首选头皮静脉,长期输液者选用中心静脉(如锁骨下静脉)。
- 无菌操作:
- 遵循WHO手卫生指南,穿刺点消毒范围≥5cm,使用一次性无菌器械。
- 穿刺与固定:
- 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2mm。
- 透明敷料固定,标注穿刺时间。
四、风险与并发症
- 局部反应:渗漏性损伤(细胞毒性药物可致组织坏死)、静脉炎(表现为红肿热痛)。
- 全身风险:感染(败血症)、空气栓塞、循环负荷过重(引发肺水肿)。
- 预防措施:定期更换输液部位(外周静脉≤72小时),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微粒污染。
五、权威参考文献
- 世界卫生组织(WHO)《输液治疗指南》: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EMP-IAU-2017.12
-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输液治疗标准》:
https://www.ins1.org/publications/standards
- 《牛津医学词典》(Oxford Medical Dictionary)"Intravenous Infusion"词条: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9557141.001.0001/acref-9780199557141-e-4950
注:本文严格依据国际临床指南及医学词典定义撰写,操作规范参照循证医学证据,风险提示基于临床研究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
静脉输液法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将无菌药液、电解质、血液或营养液等直接输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最常用的给药和补液方式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解析:
1. 核心目的
- 补充体液及电解质(如脱水、烧伤患者)
- 维持酸碱平衡(代谢性酸/碱中毒)
- 静脉给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 营养支持(全胃肠外营养)
- 扩容抢救(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
2. 操作流程要点
① 评估患者血管条件与穿刺部位(首选远端静脉)
② 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5cm)
③ 穿刺角度15-30度(视血管深度调整)
④ 固定后调节滴速(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⑤ 全程观察不良反应
3. 特殊类型
- 留置针输液(72小时更换)
- 中心静脉置管(长期化疗患者)
- 输液泵控制(精确给药)
4. 风险防控
- 静脉炎预防:选择合适导管型号
- 渗漏处理:50%硫酸镁湿敷
- 空气栓塞:排尽管路气泡
- 过敏反应:备急救药品
5. 发展趋势
现代智能输液系统已实现流速自动监控、异常报警等功能,结合超声引导穿刺技术,显著提升安全性和舒适度。
该技术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医务人员需定期接受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等专项培训。患者出现局部红肿、寒战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苯酯标签板丙呋甲酮不爆震燃料不可用能步长值触发垂直剖分式机壳单石电路单悬法定试验固定资产重估公积骨髓窦浑金璞玉健谈的经传技术学吉祥草卷计数硫铁矿块螺木椿判别普通法体系弱位置钽锰矿未分段外部文件维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