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法英文解釋翻譯、靜脈輸液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phleboclysis
相關詞條:
1.venoclysis
分詞翻譯:
靜脈的英語翻譯:
vein
【醫】 phleb-; phlebo-; vena; venae; veno-; venovenostomy
輸液的英語翻譯:
【醫】 transfuse; transfusion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靜脈輸液法(Intravenous Infusion)的漢英詞典釋義與醫學解析
一、術語定義
靜脈輸液法(Jìngmài Shūyè Fǎ)指将無菌溶液(如電解質、藥物、營養液或血液制品)通過靜脈穿刺直接輸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臨床操作技術。其英文術語為Intravenous Infusion(縮寫:IV Infusion),音标:/ˌɪntrəˈviːnəs ɪnˈfjuːʒən/。
二、核心目的與適應症
- 快速補液:糾正脫水、休克或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
- 藥物治療:輸注抗生素、化療藥物等需恒定血藥濃度的治療。
- 營養支持:為無法進食患者提供腸外營養(如氨基酸、脂肪乳劑)。
- 輸血/血制品:補充紅細胞、血漿或血小闆。
三、技術操作要點
- 靜脈選擇:
- 常用部位:手背淺靜脈、前臂頭靜脈、肘正中靜脈。
- 特殊人群:嬰幼兒首選頭皮靜脈,長期輸液者選用中心靜脈(如鎖骨下靜脈)。
- 無菌操作:
- 遵循WHO手衛生指南,穿刺點消毒範圍≥5cm,使用一次性無菌器械。
- 穿刺與固定:
- 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見回血後降低角度再進針2mm。
- 透明敷料固定,标注穿刺時間。
四、風險與并發症
- 局部反應:滲漏性損傷(細胞毒性藥物可緻組織壞死)、靜脈炎(表現為紅腫熱痛)。
- 全身風險:感染(敗血症)、空氣栓塞、循環負荷過重(引發肺水腫)。
- 預防措施:定期更換輸液部位(外周靜脈≤72小時),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減少微粒污染。
五、權威參考文獻
- 世界衛生組織(WHO)《輸液治療指南》: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EMP-IAU-2017.12
- 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輸液治療标準》:
https://www.ins1.org/publications/standards
- 《牛津醫學詞典》(Oxford Medical Dictionary)"Intravenous Infusion"詞條: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9557141.001.0001/acref-9780199557141-e-4950
注:本文嚴格依據國際臨床指南及醫學詞典定義撰寫,操作規範參照循證醫學證據,風險提示基于臨床研究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靜脈輸液法是一種通過靜脈途徑将無菌藥液、電解質、血液或營養液等直接輸入患者血液循環系統的治療方法,是臨床最常用的給藥和補液方式之一。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解析:
1. 核心目的
- 補充體液及電解質(如脫水、燒傷患者)
- 維持酸堿平衡(代謝性酸/堿中毒)
- 靜脈給藥(抗生素、化療藥物等)
- 營養支持(全胃腸外營養)
- 擴容搶救(失血性休克、嚴重感染)
2. 操作流程要點
① 評估患者血管條件與穿刺部位(首選遠端靜脈)
② 嚴格無菌操作(消毒範圍>5cm)
③ 穿刺角度15-30度(視血管深度調整)
④ 固定後調節滴速(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
⑤ 全程觀察不良反應
3. 特殊類型
- 留置針輸液(72小時更換)
- 中心靜脈置管(長期化療患者)
- 輸液泵控制(精确給藥)
4. 風險防控
- 靜脈炎預防:選擇合適導管型號
- 滲漏處理:50%硫酸鎂濕敷
- 空氣栓塞:排盡管路氣泡
- 過敏反應:備急救藥品
5. 發展趨勢
現代智能輸液系統已實現流速自動監控、異常報警等功能,結合超聲引導穿刺技術,顯著提升安全性和舒適度。
該技術需嚴格遵循操作規範,醫務人員需定期接受導管維護、并發症處理等專項培訓。患者出現局部紅腫、寒戰等異常症狀時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雌蕊柄大腸菌值單鞭滴蟲屬多相變壓器法定大會創立大會蓋克散工資的付款溝通道灰質小帶混雌激素解除的競争性蛋白質結合分析法矩形圖流出的抹音速度耐焰劑内側ё繩肌腱氣動清砂氫離子期限起算點全體多式旅程弱染的賽速飛機三羟雌激素生物防禦使最佳化數據載體四開胎頭傾勢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