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illing point
chill; freeze; freezing; froze; frozen; refrigeration
【机】 refrigerat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化】 temperature
【医】 T; temperature
冷冻温度(Freezing Temperature)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临界温度值,在汉英词典中通常译为“freezing temperature” 或“freezing point”。该术语的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相变临界点
冷冻温度是物质(尤指水或溶液)在标准大气压下发生液-固相变的特定温度。例如,纯水的冷冻温度为0°C(32°F),低于此温度时液态水开始结晶成冰 。
应用场景差异
在食品科学中,“冷冻温度”特指为长期保存而设定的低温阈值(通常≤ -18°C),区别于“冷藏温度”(0–4°C)。例如,国际食品标准(Codex Alimentarius)规定冷冻食品的中心温度需维持-18°C以下 以抑制微生物活动 。
技术参数扩展
工业制冷领域进一步区分:
影响因素
溶液的冷冻温度受溶质浓度影响(依数性)。例如,海水因含盐量高,冷冻温度降至约 -2°C;汽车防冻剂通过乙二醇降低水的冰点至-40°C 。
权威定义参考: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定义“freezing point”为“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a liquid turns into a solid”(液体转变为固体的温度),强调其在热力学中的基准性 。中国国家标准《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则明确冷冻食品的贮存温度需≤ -18°C 以保障食品安全 。
冷冻温度是指通过人工制冷技术将物体温度降至冰点以下,使其内部水分凝固并长期保持低温状态的温度范围。以下从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解释:
在食品储存场景中,冷冻温度通常指-18℃至-25℃。这一范围具有以下特点:
根据制冷深度可分为两类:
采用液氮等介质实现超低温,例如:
通过制冷剂相变循环(加压液化→汽化吸热)实现热量转移,公式可表示为: $$ Q = m cdot L + m cdot c cdot Delta T $$ 其中Q为总吸热量,m为制冷剂质量,L为汽化潜热,c为比热容,ΔT为温差。
建议实际使用中,家用冰箱冷冻室温度设置为-18℃至-20℃最为经济高效,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可降低能耗。如需更专业的温度参数,可参考《食品冷冻技术规范》等标准文件。
安定深定伯特舍氏细胞不痛不痒的采样方案出资义务待决争端概率计算机工作权管辖权以外的宏参数简明节孔节肢动物门技术进步轮带慢性卡他性肠炎没有赠与的年幼炮弹休克喷嘴阀劝告者散乱出入内存商业经营效率实际数量双金属轧片式翅片管双向信道苏合香树脂提前终止契约透壁的魏兰德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