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illing point
chill; freeze; freezing; froze; frozen; refrigeration
【機】 refrigerat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
【化】 temperature
【醫】 T; temperature
冷凍溫度(Freezing Temperature)指物質從液态轉變為固态的臨界溫度值,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譯為“freezing temperature” 或“freezing point”。該術語的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相變臨界點
冷凍溫度是物質(尤指水或溶液)在标準大氣壓下發生液-固相變的特定溫度。例如,純水的冷凍溫度為0°C(32°F),低于此溫度時液态水開始結晶成冰 。
應用場景差異
在食品科學中,“冷凍溫度”特指為長期保存而設定的低溫阈值(通常≤ -18°C),區别于“冷藏溫度”(0–4°C)。例如,國際食品标準(Codex Alimentarius)規定冷凍食品的中心溫度需維持-18°C以下 以抑制微生物活動 。
技術參數擴展
工業制冷領域進一步區分:
影響因素
溶液的冷凍溫度受溶質濃度影響(依數性)。例如,海水因含鹽量高,冷凍溫度降至約 -2°C;汽車防凍劑通過乙二醇降低水的冰點至-40°C 。
權威定義參考: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定義“freezing point”為“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a liquid turns into a solid”(液體轉變為固體的溫度),強調其在熱力學中的基準性 。中國國家标準《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則明确冷凍食品的貯存溫度需≤ -18°C 以保障食品安全 。
冷凍溫度是指通過人工制冷技術将物體溫度降至冰點以下,使其内部水分凝固并長期保持低溫狀态的溫度範圍。以下從不同應用場景進行具體解釋:
在食品儲存場景中,冷凍溫度通常指-18℃至-25℃。這一範圍具有以下特點:
根據制冷深度可分為兩類:
采用液氮等介質實現超低溫,例如:
通過制冷劑相變循環(加壓液化→汽化吸熱)實現熱量轉移,公式可表示為: $$ Q = m cdot L + m cdot c cdot Delta T $$ 其中Q為總吸熱量,m為制冷劑質量,L為汽化潛熱,c為比熱容,ΔT為溫差。
建議實際使用中,家用冰箱冷凍室溫度設置為-18℃至-20℃最為經濟高效,既能保證食品安全,又可降低能耗。如需更專業的溫度參數,可參考《食品冷凍技術規範》等标準文件。
不二價成批出售齒條穿皮肉蚤純理的典契耳炎的芳香羟幅度檢測複孕格式分類工業規模地股核能幅射的測量佳檢查點記錄卡拉漢氏法累加耳氏試驗脲基乙酮酸排洩器汽車發動機引擎氣管延續性支氣管熱敏成像材料溶卵酶三月桂胺氧化物燒瓶刷滲析膜托耳特氏膜外貿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