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blue
anil; blue; blueness
【医】 blue; cyan-; cyano-; kyano-; 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
"蓝的"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蓝的"或"蓝色的",常见于早期白话文或方言中,"的"为结构助词。
例证: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服饰:"(宝玉)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其中"石青"即蓝黑色调,此类色彩描述可见早期"蓝的"用法雏形。
来源:中华语文知识库「近代汉语色彩词研究」专题(www.china-language.edu.cn/color-lexicon)
特指靛蓝染料(Indigo),源自植物菘蓝的提取物,是中国古代重要染色原料。
科学释义:
分子式 $mathrm{C{16}H{10}N_2O_2}$,属吲哚类化合物,其还原态可溶于碱性溶液,氧化后形成不溶性蓝色沉淀附着织物。
历史记载:
《天工开物·彰施》载"凡蓝五种,皆可为淀","淀"即"靛",指通过发酵工艺制取蓝的染液。明代《本草纲目》称其"染帛青碧,中国独盛"。
来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工艺史·纺织卷》(doi:10.1360/ssd-2020-0005)
现代汉语中"蓝的"已非独立词汇,需避免单独使用。描述颜色时宜用"蓝色的"(如:蓝色的天空);指染料时需明确为"靛蓝"或"靛青染料"。方言区偶见"蓝的"简说(如闽南语"染蓝的"),但属区域性表达。
“蓝的”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颜色中的蓝色,属于基本颜色词之一,主要用来描述物体呈现的类似天空或海洋的色调。以下是详细解析:
色彩属性
在光谱中,蓝色对应波长约450-495纳米,是冷色调的代表色。常见的自然参照物包括晴空(天蓝)、深海(藏蓝)等。
语言用法
文化象征
扩展词汇
特殊语境
若您所指的“蓝的”有具体语境(如专业术语、文学作品等),建议补充说明以便进一步解析。
爱标准界面丙二酰伯明罕线号规齿轮箱电报自动交换顶部空间杜霍氏线跗骨折骨术隔壁的顾客偿还部份帐款的销货折扣国徽国内信用状故障查找手册后视镜金黄肌酐开发规划栲胶葵花漏税萝卜子素每班三次疟涤平屏幕编辑普通法上的财产权前囱心脏反射任职期间数学对象特征比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