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围涎英文解释翻译、围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pinafore

分词翻译:

围的英语翻译:

all round; beleaguer; enclose; surround

涎的英语翻译:

saliva; slobber
【医】 ptyalo-; ptysma; saliva; sialo-; sialon; slabber

专业解析

围涎(wéi xián)是汉语中一个传统服饰名词,专指婴幼儿使用的围脖类衣物配件,主要用于防止唾液或食物残渣弄脏衣物。其英文对应词为"bib"或"drooling bib"。

从汉英词典定义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围在婴幼儿脖子上的布制用品,用于接挡口水"(商务印书馆,2016),而《汉英词典(第三版)》则译为"a bib worn around a baby's neck to catch droo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这种功能性服饰在中国传统育儿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考古证据显示其使用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丝质围涎的出土文物(《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现代围涎材质已发展出纯棉、竹纤维、防水布等多种类型,其设计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常见于中国北方方言区,在标准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书面语更高(2018版)。

网络扩展解释

围涎,又称围嘴、口水兜,是围在婴幼儿颈部的一种传统服饰配件,主要用于保持衣物清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文化内涵:

1. 基本定义与功能

围涎的核心作用是防止婴幼儿流口水或食物残渣污染外衣。其形制多为圆形或U型布片,通过颈部系带固定,常见于中国传统育儿用品,兼具实用与装饰性。

2. 历史别称与文化意象

根据地域差异,围涎有诸多别称:

3. 情感承载

作为母亲手工艺品,围涎刺绣常包含吉祥纹样(如牡丹、鲤鱼等),既传递母爱关怀,也承载着祈福子嗣平安成长的民俗情感。

4. 材质与工艺

传统围涎多采用棉麻布料,运用刺绣、贴布等工艺制作,现代则衍生出防水材质等改良款式。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湖北地区的虎形围涎被列为重要民俗文物,印证其工艺价值。

5. 语言学关联

"涎"字本义指口水(拼音:xián),与"围"字组合后特指防治口水污染的用具。在法语中对应"bavoir"一词,印证其跨文化存在的普遍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盎司储气筒袋存货定价法低阶分配表目附属股权工资扣除数关键检测假两性畸形姜形黄精经得起惊风锯木音拘泥形狼狈不堪理屈词穷麦粒软骨玛瑙盘式压碎机潜在酶取得他人的债权人称山泉时钟方向四元数投标契约微黑的微量化学的委陵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