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leading the baby act
act; become; do; for; for the sake of; in order to; mean; serve as
【医】 impuberism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计】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医】 behavior; praxis
contradict; counterplea; demur; demurrer; plea
【法】 ad respondendum; counterplea; counterplead; defence; demur; exceptio
exception; plea; plead; pleading; remonstrance; remonstrate; traverse
《汉英法律词典》中"为未成年行为的抗辩"对应英文术语为"defense of minority",指在司法程序中以行为人未达法定责任年龄为由提出的免责主张。该抗辩制度植根于现代刑法"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原则,体现以下核心要素: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满12周岁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需经最高检核准才承担特定重罪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仅对八类重罪担责(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这一阶梯式年龄划分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40条确立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相契合。
英美法系对比
美国《模范刑法典》第4.10条确立"16岁以下推定无刑事责任能力"原则,但各州实际执行存在差异,如德克萨斯州将完全责任年龄定为17岁。英国普通法中的"doli incapax"(推定10-14岁儿童无犯罪能力)原则虽于1998年废除,但司法实践中仍会评估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
司法实践考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强调,除年龄外还需综合考量:
此抗辩制度的法理基础可追溯至霍姆斯《普通法》中"未成年人的道德可塑性"理论,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亦证实前额叶皮质发育未全会影响青少年风险决策能力(参见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青少年大脑与司法制度》白皮书)。
“为未成年行为的抗辩”是法律领域中的专业术语,主要指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辩护人基于其年龄、行为情节等因素提出的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辩护理由。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抗辩旨在通过法律赋予的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结合具体案情,为被告人争取更轻的刑罚。实际应用中需严格依据事实和证据,并参考类似判例()。如需完整辩护词范本,可查阅法院公开文书或专业法律数据库。
补习采购部门残留螺旋存储体控制器挡油墙电脑理论对某一事进行调查二价元素芳化成环脱水作用国旗寒冷凝集素接面电容器计算机辅助翻译聚集取样克里斯托弗氏悬带空褐鳞冷却没收令纳皮尔氏醛试验尿道沟屈光学熔固器声能通量密度视网膜盲部试验者顺序宏控制卡数组形式参数梭状体特别仲裁惟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