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net currency translation differences
外币折算净差额(Foreign Currency Translation Adjustment)指企业在将境外子公司、分支机构等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通常为人民币)时,因汇率变动导致的净资产折算差异。该差额属于所有者权益调整项,不计入当期损益,具体体现为:
定义与形成机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财政部制定),外币报表折算需采用特定汇率方法(如现行汇率法或时态法)。折算过程中,资产、负债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按历史汇率折算,利润表项目按交易发生日或平均汇率折算。由于不同项目折算汇率不一致,最终净资产折算值与直接按期末汇率折算的差额即形成"外币折算净差额" 。
会计处理与列报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 21——汇率变动的影响》(IASB发布),该差额需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的组成部分,单独列示于所有者权益项下。例如,人民币持续升值时,境外子公司净资产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减少,产生折算损失(借方余额);反之则形成收益(贷方余额)。
与汇兑损益的区别
不同于交易性外币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利润表),外币折算净差额属于非交易性权益调整,反映汇率波动对集团整体净资产的累积影响,不影响当期经营业绩。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明确其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处理,体现会计稳健性原则。
权威参考来源:
https://www.ifrs.org/issued-standards/list-of-standards/ias-21-the-effects-of-changes-in-foreign-exchange-rates/
外币折算净差额(又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在将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时,因汇率变动及折算方法差异导致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差额。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概念
外币折算净差额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不同报表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形成的汇兑损益。例如:
未实现损益
该差额属于未实现汇兑损益,仅在合并报表中体现,不直接计入账簿。
主要采用倒挤法,公式为:
$$
text{外币折算净差额} = text{资产折算值} - text{负债折算值} - text{所有者权益折算值}
$$
或具体展开为:
$$
= text{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times text{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 - left( text{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 + text{调整后净利润} times text{平均汇率} right)
$$
示例:
若某子公司净资产为100万美元,资产负债表日汇率为6.06,期初所有者权益为500万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为20万美元(平均汇率6.05),则差额为:
$$
100 times 6.06 - (500 + 20 times 6.05) = 606 - 621 = -15 text{万人民币}
$$
如需进一步了解折算方法(如现行汇率法)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半球面光源愁眉苦脸的单相反应登记处二丙砜反射锤斐然费用函数分解樟脑酸干粉减火器格鲁布性天疱疮归纳证明过量电压角膜浸润基点静气冷觉过敏连续工作日轮替运动不能滤面酿酒法衰落区竖式二进制码松弛变量松木硬脂酸性再生胶同种溶细胞素投产托管制度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