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视距通信英文解释翻译、视距通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horizon communication

分词翻译:

视距的英语翻译:

【计】 viewing distance

通信的英语翻译:

communitcate by letter; correspond; correspondence
【计】 communication

专业解析

视距通信 (Shìjù Tōngxìn)

在电子工程与通信领域,“视距通信”对应的英文术语为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 (LOS Communication)。其核心含义指通信双方(如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天线必须在物理可见的直线路径上,中间无显著障碍物阻挡,以实现电磁波(如微波、激光)的直接传输。此类通信依赖电磁波的直线传播特性,适用于高频段信号(通常 >30 MHz),其有效传输距离受地球曲率、地形及天线高度的限制。

一、核心原理与技术特征

  1. 直线传播要求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沿直线传播,若路径被建筑物、山脉或植被遮挡,信号将大幅衰减或中断。理想条件下,最大通信距离 (d)(单位:km)可通过公式估算:

    $$ d approx 3.57 left( sqrt{h_t} + sqrt{h_r} right)

    $$

    其中 (h_t) 与 (h_r) 分别为发射与接收天线高度(单位:米),该模型基于地球曲率影响推导(来源:国际电信联盟 ITU-R P.526建议书。

  2. 适用频段与典型应用

    • 微波通信:常用频段为 1–300 GHz,广泛用于点对点无线骨干网(如5G回传)、卫星通信(星地链路)及雷达系统。
    • 自由空间光通信 (FSO):利用红外或激光束传输数据,需严格的光学视距对准(来源:IEEE 通信标准协会。

二、技术局限性与应对措施

  1. 地球曲率与菲涅耳区干扰

    即使无实体障碍物,地球曲率仍限制传输距离。此外,菲涅耳区(信号传播的椭球区域)若被部分遮挡,将导致衍射损耗。工程中需预留至少60%的第一菲涅耳区半径空间(来源:ITU-R F.1703建议书。

  2. 大气衰减与多径效应

    雨雾、大气吸收(尤以60 GHz氧分子共振频段显著)及地面反射引起的多径干扰可能降低信号质量。解决方案包括自适应调制、分集接收技术及中继站部署(来源: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三、典型应用场景

术语规范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视距通信(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LOS)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其核心特征是信号在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以直线传播,且传播路径中无遮挡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传播条件

视距通信要求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能“互相看见”,即两者之间需满足第一菲涅尔区无遮挡。菲涅尔区是以收发天线为焦点的椭球区域,其中第一菲涅尔区对信号贡献最大,若该区域被障碍物遮挡,信号强度会显著下降。传播距离通常为20-50公里,适用于超短波、微波等高频段通信。

2.传播方式

视距传播包含两种路径:

3.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需要高稳定性的场景,例如:

4.与非视距通信(NLOS)的对比

5.影响因素

若需进一步了解菲涅尔区计算或具体技术实现,可参考相关通信工程文献或标准文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代偿不全底面积非生殖性核外染色粒分类汇总复式记录会计机刚玉质瓷高比重的高尔基氏体硅钢板含碳的恒信息流网络赫希费耳德氏杆菌碱洗液交货保证加压釜均匀放射卡丁氏胶体乳香试验颅谷结合陆上贸易氯根离子码表马镫皮带钼金属疟状发热排废管汇亲电取代任意处罚三维微模块蛇管式蒸发器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