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視距通信英文解釋翻譯、視距通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horizon communication

分詞翻譯:

視距的英語翻譯:

【計】 viewing distance

通信的英語翻譯:

communitcate by letter; correspond; correspondence
【計】 communication

專業解析

視距通信 (Shìjù Tōngxìn)

在電子工程與通信領域,“視距通信”對應的英文術語為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 (LOS Communication)。其核心含義指通信雙方(如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天線必須在物理可見的直線路徑上,中間無顯著障礙物阻擋,以實現電磁波(如微波、激光)的直接傳輸。此類通信依賴電磁波的直線傳播特性,適用于高頻段信號(通常 >30 MHz),其有效傳輸距離受地球曲率、地形及天線高度的限制。

一、核心原理與技術特征

  1. 直線傳播要求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中沿直線傳播,若路徑被建築物、山脈或植被遮擋,信號将大幅衰減或中斷。理想條件下,最大通信距離 (d)(單位:km)可通過公式估算:

    $$ d approx 3.57 left( sqrt{h_t} + sqrt{h_r} right)

    $$

    其中 (h_t) 與 (h_r) 分别為發射與接收天線高度(單位:米),該模型基于地球曲率影響推導(來源:國際電信聯盟 ITU-R P.526建議書。

  2. 適用頻段與典型應用

    • 微波通信:常用頻段為 1–300 GHz,廣泛用于點對點無線骨幹網(如5G回傳)、衛星通信(星地鍊路)及雷達系統。
    • 自由空間光通信 (FSO):利用紅外或激光束傳輸數據,需嚴格的光學視距對準(來源:IEEE 通信标準協會。

二、技術局限性與應對措施

  1. 地球曲率與菲涅耳區幹擾

    即使無實體障礙物,地球曲率仍限制傳輸距離。此外,菲涅耳區(信號傳播的橢球區域)若被部分遮擋,将導緻衍射損耗。工程中需預留至少60%的第一菲涅耳區半徑空間(來源:ITU-R F.1703建議書。

  2. 大氣衰減與多徑效應

    雨霧、大氣吸收(尤以60 GHz氧分子共振頻段顯著)及地面反射引起的多徑幹擾可能降低信號質量。解決方案包括自適應調制、分集接收技術及中繼站部署(來源: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三、典型應用場景

術語規範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視距通信(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LOS)是一種無線通信方式,其核心特征是信號在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以直線傳播,且傳播路徑中無遮擋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傳播條件

視距通信要求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能“互相看見”,即兩者之間需滿足第一菲涅爾區無遮擋。菲涅爾區是以收發天線為焦點的橢球區域,其中第一菲涅爾區對信號貢獻最大,若該區域被障礙物遮擋,信號強度會顯著下降。傳播距離通常為20-50公裡,適用于超短波、微波等高頻段通信。

2.傳播方式

視距傳播包含兩種路徑:

3.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需要高穩定性的場景,例如:

4.與非視距通信(NLOS)的對比

5.影響因素

若需進一步了解菲涅爾區計算或具體技術實現,可參考相關通信工程文獻或标準文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