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actual dishonour
practicality; practice; reality
【计】 achieved
protest; refuse payment; repudiate; repudiation
【经】 dishonour; dishonour a bill of exchange
实际拒付(Actual Dishonor)是国际票据法中的专业术语,指汇票、支票等金融票据在到期提示时因付款人资金不足、账户冻结或明确拒付指令等原因,导致持票人无法获得票面金额支付的法律事实。该概念的核心特征在于付款行为未实际履行,且需通过法定程序形成书面拒付证明。
根据英国《1882年汇票法》(Bills of Exchange Act 1882)第47条规定,拒付行为须满足三项要件:1)票据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2)付款人明确拒绝或客观无法完成支付;3)公证人出具书面拒付证书(Noting & Protest)。美国《统一商法典》UCC 3-508条款进一步规定,拒付通知应在拒付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送达相关当事人。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第16条c款列举了五种典型拒付场景:单据存在不符点、信用证过期、金额超额、货物描述不符以及违反贸易制裁条款。世界银行2023年贸易金融报告显示,约17%的国际票据纠纷源于对实际拒付要件的理解偏差。
在跨境贸易实务中,国际金融服务协会建议企业应重点关注三点:1)准确计算票据提示期限;2)完整保存拒付通知书原件;3)及时启动票据追索权。中国《票据法》第61条与此形成衔接,规定持票人可向前手背书人、出票人及保证人行使追偿权。
“实际拒付”指在交易或票据流通中,付款人因明确拒绝或事实障碍导致无法完成支付的行为。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拒绝承兑或付款
付款人明确表示不同意承兑汇票或支付款项,例如持卡人向银行申请撤销交易,或汇票付款人正式拒绝兑付。
争议性拒付
常见于跨境交易,如买家未收到货物、对商品质量不满,或存在盗刷等争议,持卡人通过银行发起拒付。
付款人客观无法履行
包括付款人死亡、破产、被责令停业等,导致支付在事实上无法完成。
支付流程中断
如货物被海关扣留、物流丢失,或付款人避而不见导致交易无法推进。
如需进一步了解拒付的法律条款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法院网)和(MBA智库)的权威解释。
暴富者北美流苏树皮边车联接臂标准温度和压力波动性实际报酬率初老期忧郁症德国小麦狄克曼缩合作用格子窗骨盆的回响肌紧张居住选择权刻意磷酸酰胺鳞屑目标级指令膨胀试验剖腹术青年角膜弓轻子亲核取代热损失塞梅林氏灰质赊货生物燃料电池摄氏的授乳期痨收债所有权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