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rioxypurine
三氧嘌呤(sān yǎng piào lìng)是尿酸(uric acid)的化学命名别称,特指其分子结构中包含三个氧原子的嘌呤衍生物。以下从化学结构、生物功能及汉英对照角度进行解释:
分子构成
三氧嘌呤即尿酸(uric acid),分子式为 $ce{C5H4N4O3}$,属于嘌呤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为嘌呤环(imidazole fused with pyrimidine)的2、6、8位被氧原子取代(即三个酮基),形成三元含氧结构。
汉英对照:
命名依据
中文“三氧嘌呤”直译自其系统命名8-oxopurine-2,6(1H,3H)-dione,强调氧原子数量与嘌呤骨架的关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标准命名中,尿酸更常用7,9-dihydro-1H-purine-2,6,8(3H)-trione。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由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生成。正常水平下,尿酸作为抗氧化剂保护血管内皮;过量则导致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及尿酸盐结晶沉积。
化学术语规范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规定:含氧取代嘌呤以“氧代嘌呤”为母体,数字标明位置(如2,6,8-三氧代嘌呤)。国际标准参考IUPAC《有机化学命名指南》。
来源: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官网术语数据库。
生物化学文献
《生物化学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第7版明确将尿酸描述为“purine derivative with three keto groups”,其代谢途径在核苷酸降解章节详述。
来源:NCBI Bookshelf公开学术资源库。
注: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网页来源,以上内容基于化学命名规则及权威教材知识库整理,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PubMed、SciFinder)验证术语细节。
三氧嘌呤是尿酸的化学名称,其学名为2,6,8-三氧嘌呤,分子式为$text{C}_5text{H}_4text{N}_4text{O}_3$。以下是详细解释:
三氧嘌呤是嘌呤(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约80%的嘌呤来源于自身细胞核酸的分解(内源性),20%来自食物(外源性)。嘌呤经过氧化后形成三氧嘌呤,即尿酸,最终通过肾脏(2/3)和肠道(1/3)排出体外。
总结来说,三氧嘌呤是尿酸的科学命名,其代谢异常与痛风等疾病密切相关,需通过合理饮食和医学干预维持平衡。
氨基偶氮苯冰点降低法必然联系冲量定理吹干器磋商成交的合同定货确认书动力传进轴肥胖性端坐呼吸高频加热更多个体手工业者工程折衷谷淀粉酶过肥的海来特缓和的汇兑损益甲醛酪蛋白己六醇痉挛的净毛利差异可指控的宽带子痢疾变形虫淋巴丛轮廓状的梅尔西埃氏嵴面向表达式的语言捏泥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