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combustion ratio
blaze; burn; burnable; burning; burnt; combustion; flame; inflammation
【化】 burning; combustion
【医】 combustion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医】 proportion; ratio
【经】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燃烧比(Combustion Ratio)是工程热力学与燃烧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燃料燃烧时实际参与反应的燃料质量与氧化剂(通常为空气)质量之比。该参数直接影响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及设备运行稳定性。
中文解释
“燃烧比”由“燃烧”(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放热化学反应)和“比”(比例关系)构成,特指燃料与氧化剂在燃烧过程中的质量配比关系。
英文对应术语
英文表述为Combustion Ratio 或Fuel-Air Ratio (FAR),常见于航空航天、内燃机等领域。例如:
"The optimal combustion ratio for gasoline engines typically ranges from 1:14 to 1:15 (fuel to air)."
(汽油发动机的最佳燃烧比通常在1:14至1:15之间)
化学计量比(Stoichiometric Ratio)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最小氧化剂量,如甲烷(CH₄)的完全燃烧反应:
$$ ce{CH4 + 2O2 -> CO2 + 2H2O} $$
此时燃料与氧气质量比为1:4(换算为空气约为1:17.2)。
实际应用变体
$$ phi = frac{(F/A){text{actual}}}{(F/A){text{stoich}}} $$
φ=1时为理想完全燃烧,φ>1为富燃料状态,φ<1为贫燃料状态。
燃烧效率
偏离最佳燃烧比会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CO(一氧化碳)和碳烟。例如燃气轮机需严格控制φ在0.95–1.05间以维持高效燃烧。
排放控制
贫燃状态(φ<1)可降低NOx(氮氧化物)生成,但可能增加未燃碳氢排放。柴油机通过精确控制空燃比满足排放法规。
安全阈值
可燃混合物存在爆炸极限(如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比为4%–75%体积分数),直接影响化工设备安全设计。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燃烧学会《Combustion and Flame》期刊:燃烧比与污染物生成机理
- SAE International技术报告(J1979_202402):内燃机空燃比控制标准
- 美国能源部《Fundamentals of Combustion Processes》(Springer出版)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网页链接,此处引用来源为领域内公认权威文献及标准,实际撰写时可替换为可访问的在线资源链接。)
燃烧比是燃烧过程中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例及其相关概念的统称,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应用场景理解:
基本定义
燃烧比(空燃比)通常指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A/F,Air/Fuel),表示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克数。例如,汽油的理论空燃比为14.7:1,即1克汽油需14.7克空气。这一参数直接影响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及能源利用率。
理论燃烧比与燃烧份额
锅炉燃烧效率的表示方法
锅炉领域常用两种方式衡量燃烧效果:
影响因素
燃料粒度、空气过剩系数、料层高度及返矿量等均会改变实际燃烧比。例如,空气过剩系数过高会导致热损失,过低则燃烧不充分。
延伸概念
如需具体数值或应用场景(如发动机、工业锅炉)的详细参数,可进一步说明以补充针对性解释。
宝石碘化派姆电子陷阱定调子丢面子多路信息传输法定监护人反覆无常的权力非碳酸盐硬度分层层次附息公司债赋形剂巩膜炎关联变理故障阻抗竞争配位反应连系器排列裂头类立柜利斯顿氏手术门侧奶油色的尿道巨大细球菌偶氮甲烷偏心的生理解剖的事不宜迟实地盘存簿受阻酚双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