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区组”(Block)是一个多学科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将整体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或具有特定属性的子集。以下是其在不同领域的详细解释与权威来源:
指在随机化区组设计中,为控制混杂变量(如地理位置、时间批次、个体差异)而划分的同质性子集。每个区组内的实验单元条件相似,不同区组间存在差异。例如,在药物试验中,按年龄段将受试者分组,每个年龄段即为一个“区组”,确保组内可比性、组间差异可控。
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学术语》国家标准(GB/T 3358.3-2009),国际统计学权威教材《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Montgomery, 2017)。
在数据存储与密码学中,“区组”指固定长度的数据单元。例如:
来源:ISO/IEC 22739:2020《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术语》。
来源:IEEE《计算机存储术语标准》。
在田间试验中,“区组”指按土壤肥力、坡度等环境因素划分的试验地块组,以降低环境误差。例如,将一块农田分为若干纵向条带,每条带即为一个区组,内部随机安排作物品种。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国际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对区组设计的应用规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区组”为:
“为特定目的划分的组或区域”,强调其功能性划分属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区组”的跨学科共性在于:通过分组实现局部同质化,以提升数据可比性或操作效率。其英文对应词“Block”在专业语境中需结合学科选择译法(如“block”统计实验、“block”数据存储)。
关于“区组”的详细解释如下:
区组(block)最初是农业试验中的术语,指将试验田划分为若干个具有同质条件的小块区域,例如确保同一区组内的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尽可能一致。这一概念后来被推广到教育统计、实验设计等领域,泛指对班级、操作者、时间等变量进行同质化分组的方法。
通过划分区组,可以减少组内误差。例如在农业中,同一区组内环境差异小,能更准确地比较不同处理(如肥料、种子)的效果;在工业实验中,区组可控制非研究因素的干扰(如设备批次、操作人员差异)。
如需更完整的定义或应用案例,可参考、2、4的原始内容。
嗄嗄叫扮沉香木油单元网格线电子管电压表滴水石恶性脓疱飞边分配的成本负调制因数光电导聚合物挂牌汇率行政司法核g因子花粉壶腹襞脊柱联胎畸形卵巢穿刺术燃料的配伍性弱优先分析程序瑟瑟声栅格式气体洗涤器十七碳四烯酸收养人双面双曲线函数酸性四号橙碎石碳酸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