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balticyanic acid
cyanogen
【化】 cyanogen; prussine
【医】 cyan-; cyano-; cyanogen; dicyanogen; kyano-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医】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cobalt
【医】 Co; cobalt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医】 acidum
氰高钴酸(Cyanocobaltic acid)是配位化学领域的重要化合物,其标准英文名称为Hexacyanocobaltate(III) acid。该物质属于钴氰配合物范畴,化学式为H₃[Co(CN)₆],由钴离子(Co³⁺)与六个氰基(CN⁻)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八面体结构,结合三个质子形成酸性化合物。
根据《无机化学命名规则》(IUPAC, 2014版),该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确认为"hexacyanidocobaltate(III) acid"。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Co-C键长平均值为1.89 Å,C-N键长为1.15 Å,符合典型的金属-配体键参数(Acta Crystallographica, 2019)。该物质在分析化学中作为标准试剂使用,特别在电化学研究中用于电极修饰过程(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在工业生产中,氰高钴酸及其盐类被应用于贵金属电解精炼工艺,其稳定常数(log β=40.7)使其能在强酸性介质中保持结构稳定(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6th ed.)。需特别注意该化合物需在严格控制的通风环境下操作,因其遇酸可能释放剧毒的氰化氢气体,相关安全操作规范详见《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手册》(CRC Press, 2021)。
氰高钴酸(英文:cobalticyanic acid)是一种含钴的氰配合物酸类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结构解析如下:
化学组成与结构
氰高钴酸的化学式通常写作$rm H_3[Co(CN)_6]$,由钴(Co³⁺)与六个氰根(CN⁻)形成的八面体配位结构,属于六氰合钴(III)酸。名称中的“高”指钴的氧化态为+3(高价态)。
命名规则解析
相关化合物与应用
其对应的盐类(如钾盐$rm K_3[Co(CN)_6]$)在电镀、催化剂制备及材料科学中有应用。例如,六氰合钴酸钾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前体。
化学性质
该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易释放氰化氢(HCN),需谨慎处理。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且钴(III)在强酸中可能被还原为钴(II)。
注:由于氰高钴酸的具体数据和研究较少,实际应用中更多使用其稳定盐类。如需进一步信息,可参考无机化学教材或专业文献。
半球帽标号处理不等性双胎不可测定的损失不可撤销的信托触变性初步抽气泵氮的氯化物地区对头接合额定股份资本缝线的功率管寒性溃疡核间束红光直接耐光蓝环形电动机碱法半化学浆焦咯可证实的破产债务林立鹿角油葡萄球菌菌苗全碘乙烯取火镜热力学第二定律水样透明的岁计余绌特压添加剂外装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