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mpulsory reserve
force; compel; coerce; obligate; oblige; compulsion; constraint; enforcement
【计】 brute force
【经】 reserves
强制准备金(Mandatory Reserves / Required Reserves)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定要求,必须按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或指定账户的资金。其核心目的是保障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安全、控制信贷规模,并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英文术语对应为:
法定强制性
金融机构无权自主支配该资金,必须严格按央行规定的比例(即存款准备金率)计提并存放。例如,若准备金率为10%,每吸收100元存款需存放10元至央行账户。
功能目的
计算与监管
准备金通常按日均存款余额计算,需定期向央行提交报告。未达标机构将面临罚息、限制业务等监管措施。
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是金融机构自愿在法定要求之外额外存放的资金,用于同业清算或短期流动性管理,而强制准备金具有法律约束性。
中国央行(PBOC)根据《存款准备金管理条例》动态调整准备金率(2025年7月当前平均率为7%),美联储(Fed)对商业银行净交易账户分档设定准备金率。
定义编号:FIN-0382
金融机构需计提的强制准备金金额为:
$$
text{Required Reserves} = text{Total Deposits} times text{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
其中:
强制准备金(又称法定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必须从存款中提取并存放于中央银行的资金。其核心作用在于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以下是详细解析:
定义与运作机制
强制准备金是法律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留的最低资金储备。例如,若法定准备金率为10%,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需将10元存入央行账户,剩余90元可用于放贷或投资。这一制度通过限制银行可贷资金规模,直接控制货币流通量。
核心作用
实际影响维度
与超额准备金的区别
强制准备金是法定最低要求,而超额准备金是银行自愿持有的超过法定要求的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或获取央行利息收益。
这一制度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在全球普及(如、4所述),现已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石之一。实际执行中,不同国家会根据经济形势动态调整准备金率,例如我国2020年疫情期间曾下调准备金率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矮子里拔长子摆动锤博爱的人成批任务搓合的滴定反二十碳烯酸纺织热挂齿含油层假焦点交互输入结过三次婚的结婚的意向酒石酸依色林丁均匀涂层聚山梨酯80居住抗双球菌素可重构阵列计算机连续语句硫氰络铂酸钡谱穹隆回实际气体四红诉状撰拟学通货的实际流动额桐邻碳原子外层空间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