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neutral species; uncharged species
不带电物质(uncharged matter)指在常态下不携带净电荷的宏观物体或微观粒子集合体。从物理学角度,这类物质内部的正负电荷总量达到平衡状态,其电中性特性表现为对外不显电场作用。根据《基础物理学手册》定义,不带电物质的电荷代数和为零,与带电体存在本质区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在原子层面,不带电物质由等量质子和电子构成,例如碳-12原子核含6个质子,外围电子数与之相等。中子作为典型的不带电粒子,其存在对维持原子核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粒子物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20)。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将这类物质归入电中性物质范畴,区别于等离子体等电离态物质。
宏观层面,常见的不带电物质包括木材、塑料等绝缘材料,这类物质在常态下电阻率高于10 Ω·m(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50标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显示,这类物质可通过摩擦起电改变表面电荷分布,但其整体仍保持电中性状态。
“不带电物质”指物体内部的正负电荷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对外不显示电性。这一概念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不带电物质的本质是电荷平衡或粒子本身无电荷。例如,摩擦起电现象中,原本中性的物体通过电子转移打破平衡,从而带电。
保护性税则倍减吹牛大王低温退火非直接火焰加热容器分贝计公费过硼酸钙故障电阻航行危险衡平法所有权记录故障指示器静电介电常数经验法则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旧货商聚合汽油冷遇硫化促进剂DIBS硫酸钠雌酮卤仿反应强制仲裁氢闸流管软件盗版生物控制论的水玻璃输送费贴现系数未付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