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requency swing
在电子工程和通信领域,"频率摆动"(英文:Frequency Swing)指振荡器或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围绕中心频率发生周期性或随机偏移的现象。这种偏移通常由电路噪声、电源波动、温度变化或机械振动等因素引起,是衡量频率源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定义与测量
频率摆动表现为瞬时频率与标称频率的偏差范围,常用峰峰值(Peak-to-Peak)或均方根值(RMS)量化。例如,一个标称10 MHz的振荡器若存在±100 Hz的摆动,其实际输出频率在9.9999 MHz至10.0001 MHz间波动。
成因与抑制
在无线通信中,频率摆动过大会导致信号频谱扩散,干扰相邻信道(如5G NR标准要求载波频率误差<0.1 ppm)。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建议书ITU-R SM.377 中明确规定了不同业务频段的允许摆动阈值。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时间与频率测量手册》(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1065)亦将频率摆动列为振荡器性能的核心测试参数之一。
权威文献索引
- 《电子测量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第7章"信号源特性分析";
- ITU-R SM.377: 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
- NIST SP 1065: Handbook of Time and Frequency Measurement.
“频率摆动”是一个复合词,需拆解为“频率”和“摆动”两部分理解,并结合其组合含义进行解释。以下是详细分析:
频率(参考)
指单位时间内周期性运动(如振动、摆动)重复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计算公式为:
$$
f = frac{1}{T}
$$
其中,$f$表示频率,$T$表示周期(完成一次完整运动所需时间)。
摆动(参考)
指物体围绕固定基点或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如钟摆、树枝随风摇动等。其特点是具有周期性,运动轨迹重复且有规律。
“频率摆动”通常有两种理解:
摆动运动的频率
描述摆动动作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例如:钟摆每秒摆动1次,则其频率为1 Hz。
频率的周期性变化
在工程或信号处理中,可能指频率本身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波动,例如调频信号中的频率调制现象。
若一个秋千5秒内完成10次摆动,则其摆动频率为:
$$
f = frac{10}{5} = 2 , text{Hz}
$$
这表明秋千每秒摆动2次。
以上内容综合了物理学定义和实际应用场景,如需更专业领域的解释(如通信工程中的频率摆动),建议参考相关学科资料。
半神半人被调放大器兵不厌诈尺侧缘抽出催化裂化瓦斯油华氏沙参假装的法律行为结构工程精神性痛经茎突舌骨肌可抵偿的狂怒的库仑滴定法冷脆离散余弦反变换六角英离子偶极键露脑的气管喉的气体冷却器锐孔流量计萨尔科夫斯基试验伞形除便器三乙眠砜饰环受法律保护输卵管积液蜀黍托品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