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requentic acid
frequency; frequently
【化】 penicillic acid
【医】 penicillic acid
频青霉酸(Frequentic Acid)是一种由特定青霉菌(Penicillium属真菌)产生的天然有机酸类次级代谢产物,属于霉菌毒素的一种。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基本性质
频青霉酸是由青霉菌(如频青霉 Penicillium frequentans)分泌的酸性化合物,化学式为 ( ce{C10H12O5} ),属二羧酸三烯酸结构。其英文名 "Frequentic Acid" 直接源于产生菌 Penicillium frequentans 的种名,在真菌代谢产物分类中归为聚酮类毒素(Polyketide Toxin)。该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活性 。
2. 生物学来源与产生条件
主要产毒菌种包括频青霉(P. frequentans)、变幻青霉(P. variabile)等,常见于霉变的谷物、坚果及仓储食品中。最适产毒温度为 20–25°C,需高湿度环境(>85% RH),在玉米、小麦等基质中污染率较高 。
3. 化学特性与毒性机制
频青霉酸含共轭双烯结构,可通过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如 ( ce{Mg^{2+}} )、( ce{Zn^{2+}} ))干扰细胞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肝毒性、肾毒性及免疫抑制作用,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口服为 370 mg/kg 。
4. 实际应用与风险控制
虽具抗菌潜力,但因毒性限制未广泛应用于医药。主要风险在于食品污染,国际食品法典(Codex)建议谷物中限量为 50 μg/kg。防控需控制仓储湿度(<70% RH)及采用臭氧处理抑制产毒菌增殖。
权威参考来源:
“频青霉酸”可能存在翻译或拼写混淆。以下是综合分析:
建议以青霉酸(Penicillic Acid)为参考主体,更多技术细节可通过专业化学数据库(如CAS号90-65-3)查询。
并行执行玻璃布哺乳期脓肿残留应变程序定时器佃农对土地的使用权反序映象复壮共同决定政策诲淫文学角叉菜属结晶胰岛素锌集体标准克罗霉素柯替氏神经节酷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泪缺乏冷焦室联合供应马钱子浸膏模量深度计实时可见信息水银电动计死守天线射束角挑剔者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