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orax-bead test
borax
【化】 borax; sal sedatirum; sodium borate; sodium tetraborate
【医】 borax; natrium biboricum; natrium boricum; sodium biborate
sodium borate
bead; pearl
【计】 bead
【化】 bead
【医】 bead; pearl; tears
experiment; test; try; try on; try out; examination; experimentation; trial
trial run
【计】 breadboarding
【医】 probation; test; tria
【经】 test; trial
定义
硼砂珠试验是一种经典的定性分析化学方法,通过将硼砂(Na₂B₄O₇·10H₂O)在铂丝环上熔融成玻璃状珠粒,蘸取金属氧化物或盐类样品后再次灼烧,根据硼砂珠在氧化焰和还原焰中呈现的特征颜色,鉴定金属离子的存在。该试验对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的鉴别尤为有效。
硼砂熔融反应
硼砂受热脱水并熔融为无色玻璃态偏硼酸钠:
$$ce{Na2B4O7·10H2O ->[Delta] 2NaBO2 + B2O3 + 10H2O}$$
生成的B₂O₃与金属氧化物结合形成有色硼酸盐玻璃体。
显色机制
不同金属离子与B₂O₃结合形成特征色络合物,例如:
用铂丝环蘸取硼砂晶体,在酒精灯氧化焰中灼烧至形成透明熔珠。
将熔珠接触微量待测样品(如金属氧化物粉末)。
分别在氧化焰和还原焰中灼烧,记录熔珠颜色变化。
金属离子 | 氧化焰颜色 | 还原焰颜色 |
---|---|---|
钴(Co²⁺) | 深蓝 | 不变 |
铬(Cr³⁺) | 绿色 | 绿色 |
锰(Mn²⁺) | 紫红 | 无色 |
镍(Ni²⁺) | 紫褐 | 灰色 |
(来源:经典分析化学教材《Vogel's Qualitative Inorganic Analysis》)
注: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吸入硼砂蒸气(毒性参考:LD₅₀=2.66g/kg)。
硼砂珠试验是一种用于定性分析金属元素的传统化学方法,由瑞典化学家Jöns Jacob Berzelius于1812年发明。以下是详细解释:
以CoO为例: $$text{Na}_2text{B}_4text{O}_7 + text{CoO} xrightarrow{Delta} 2text{NaBO}_2 cdot text{Co(BO}_2text{)}_2 , (text{蓝宝石色})$$。
硼砂珠试验通过颜色变化快速鉴定金属元素,是化学史上重要的定性分析方法,但因主观性强,现多作为教学实验或辅助手段。
氨基甲肟不得体不同承认和批准行为承租初糖膏错列管排非洲防己苦素分群架岗子干衣机公产还本时付息债券加快甲哌唑庚酮结构的金垫酒精苯氨混合物酒乳卷带余量均裂可重定目标的连接环逻辑初等量谬误的能人言的判定的喷淋式换热器髂转子的同位素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