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损害名誉的诽谤英文解释翻译、损害名誉的诽谤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famosus libellus

分词翻译:

损害名誉的英语翻译:

libel
【法】 vilification

诽谤的英语翻译:

malign; defame; blacken; libel; scandalize; slander; vilify
【法】 asperse; aspersion; calumniate; calumniation; calumny; defame
disparage; disparagement; evil speaking; famacide; libel; malign
run down; slander; traduce; traducement; verbal injury; vilification
vilify; vilipend; vituperation

专业解析

损害名誉的诽谤(Defamation)的汉英词典释义与法律解析

在汉英法律术语中,“损害名誉的诽谤”对应英文“defamation”,指通过虚假陈述对他人社会声誉造成不当损害的行为。根据构成要件,其核心包含以下内容:

  1. 虚假陈述(False Statement)

    诽谤成立的前提是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例如,捏造他人贪污或犯罪行为即属典型诽谤。

  2. 公开传播(Publication)

    虚假信息需向第三方传播,包括口头、书面或网络形式。中国《民法典》第1024条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来源:全国人大官网,http://www.npc.gov.cn)。

  3. 损害后果(Harm to Reputation)

    受害者需证明其社会评价因诽谤行为遭受实际贬损。英美法系中,诽谤分为书面诽谤(libel)和口头诽谤(slander),前者因传播持久性默认存在损害(来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4. 过错要件(Fault)

    行为人主观上需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中国《刑法》第246条“诽谤罪”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5. 抗辩事由(Defenses)

    真实陈述(truth)、合理评论(fair comment)及特权保护(privilege)可作为合法抗辩依据。例如,国际人权法强调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平衡(来源: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https://www.ohchr.org)。

学术定义参考

《元照英美法词典》将“defamation”定义为“通过向第三方传播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强调法律对个人尊严与社会关系的保护。

网络扩展解释

损害名誉的诽谤是指通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社会评价的违法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1. 行为特征

    • 必须存在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即所述内容完全虚构或部分严重失实(如、3、9所述)。
    • 需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公开散布,使不特定多数人知悉。
  2. 损害后果

    • 直接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

二、法律构成要件

  1. 主观故意

    • 行为人需明知信息虚假仍故意传播。
  2. 客观行为

    • 包括捏造事实(如伪造聊天记录)和主动传播(如网络发帖、公开演讲)。
  3. 因果关系

    • 损害结果必须与诽谤行为存在直接关联。

三、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 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等。
  2. 行政责任

    • 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可处5-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 情节严重(如点击量超5000次或转发量超500次)构成诽谤罪,依《刑法》第246条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四、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五、维权途径

  1. 民事起诉:收集证据(如截图、证人证言)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
  2. 刑事自诉:对涉嫌诽谤罪的行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诽谤的本质是通过虚假信息损害他人社会评价,法律对其有严格界定和分级处罚。受害者可根据情节选择民事、行政或刑事途径维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鲑精蛋白半合成胆管炎电阻转换多面体符合规定的产品负输入改葬干法造粒刚玉质瓷杆菌脂高压蒸汽法供电线公司内培训狗脊关节X线照片厚糖浆欢迎的活期存款加班费经营协议烤箱联蒽量小的零股证书门限电路母校膨部的穷尽双边的最惠国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