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ata transmission measure; data transmission utilization ratio
数据传输效率(Data Transmission Efficiency)在通信工程中是指单位时间内有效传输的数据量占总传输数据量的比例,用于衡量通信系统传输有用信息的效能。其核心关注点在于如何最小化传输过程中的冗余开销,最大化有效信息承载率。
有效数据占比
效率的核心公式为:
$$eta = frac{text{有效数据量}}{text{总传输数据量}} times 100%$$
其中"有效数据量"指用户实际需要传输的信息(如文件内容),"总传输数据量"包含协议头、校验码、同步信号等附加信息。
影响因素
根据IEEE 802.3标准,万兆以太网通过64B/66B编码将效率提升至97%(对比千兆网的8B/10B编码的80%)。国际电信联盟ITU-T G.9701规定G.fast技术通过动态时频分配实现98%的线路利用率。
定义依据:IEEE通信协议标准文档库、ITU-T技术规范手册
技术参数来源:3GPP TS 38.212(5G编码标准)、RFC 5795(ROHC协议)
数据传输效率是衡量数据通信过程中资源利用效果的核心指标,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场景从两个维度理解:
协议层效率
指有效数据占总传输数据的比例,即应用层数据与各层协议开销(如头部、尾部)之比值。例如,传输1000字节应用数据时,若总数据包含TCP/IP头部等额外开销,效率计算为:
$$text{效率} = frac{text{应用层数据量}}{text{应用层数据量} + text{协议开销}}$$
通信系统效率
涉及带宽利用率,即有效载荷速率与传输带宽的比值。例如,用4M/s带宽传输2M/s有效数据,效率为50%。这反映了编码方式或调制技术对带宽的利用能力。
假设应用层数据为1000字节,各层协议总开销为58字节(TCP 20B + IP 20B + 以太网帧18B),则效率为:
$$text{效率} = frac{1000}{1000+58} approx 94.5%$$
该值表明约5.5%的带宽用于协议控制,实际效率随协议复杂度变化。
数据传输效率与传输速率(如bps)相关但不同:速率反映单位时间传输能力,而效率强调资源利用合理性。优化时需在两者间权衡,例如增加纠错码会降低效率但提升可靠性。
参数器掺假创伤性骨化性肌炎迭氮化钠动力学控制对位后头上的结巴的截断功能解乏精神综合法浸水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就业不足劳朗梅隆烃密铈合金墨西哥水杨梅柠嗉酸偏微分方程平化滤波器签字蜡封合同上颞线傻子庶民输入不确定外阴切开术万能的狗弯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