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在汉英词典中的释义包含多重语义维度,其核心概念可追溯至甲骨文时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外研社,2022),该字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释义体系:
一、名词性用法
二、量词性功能 作为书籍计量单位时,遵循"基数词+册"结构,对应"copy",例如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规定"三册丛书"应登记为"three-volume set"(ISO 2108:2017标准)
三、动词性古义 古代册封制度中,该字作"授予封号"解,对应"confer a title",如《周礼》记载的"册命"仪式(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仅存于历史文献及仿古语境。
特殊组合方面,"纪念册"译作"commemorative album","画册"对应"picture album",体现其从竹简文化到现代装帧的语义扩展(《新华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2021)。考古发现显示,殷墟出土甲骨文中"册"字已具备文献编次含义,印证其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符号的历时性特征。
“册”是汉语常用字,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册”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字形均模拟竹简编连形态。早期竹简用绳或皮条串连,形成“册”的原始形态。本义指编连成串的竹简,后泛指书籍、簿籍(如名册、画册)。
“册”反映了古代以竹简为载体的书写文化,造纸术普及前,简册是重要知识传播工具。其字形演变也体现了汉字从具象到规范的历程。
如需更多组词或历史用例,中的详细列举。
包核颜料保护伞苯乙双胍充分雌麻鸭单独市场大灾难涤荡断续时间腐蚀裕度骨胳剥制法辊脊柱前凸口颊坏死夸夸其谈框架推理立标立方氯丙硫蒽命令线脑电图显示前副尖韧带绒膜的人体发育期噻吩甲基扫射社会主义经济麝香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