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ackground equivalent activity (BEA)
天然本底放射性当量强度(Natural Background Radioactivity Equivalent Dose Rate)指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铀-238、钍-232、钾-40等)在环境中产生的辐射剂量率,其数值以单位时间内等效吸收剂量(通常为微希沃特/小时,μSv/h)表示。该概念需从以下三方面综合理解:
指地球形成时固有的放射性物质(如地壳中的铀、钍系核素)及宇宙射线,无需人为干预即持续存在。
表征辐射对生物组织的潜在影响,单位为希沃特/小时(Sv/h)。其计算需引入辐射权重因子(如α粒子权重因子为20),体现不同辐射类型对组织的损伤差异。
陆地环境约为0.05–0.25 μSv/h,部分地区因地质构造可达1–10 μSv/h(如巴西瓜拉帕里、伊朗拉姆萨尔)。
作为核设施辐射安全评估的参照基准(如核电站周边监测需扣除本底值)。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议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1 mSv,天然本底贡献约占80%。
花岗岩地区本底值较高;建材(如磷石膏)可能使室内氡浓度升高,需通过通风控制。
据《中国辐射水平》(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天然本底范围约0.08–0.20 μSv/h,高原地区(如西藏)因宇宙射线增强可达0.3 μSv/h。
来源说明
注:因平台限制无法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上述机构官网检索报告原文。
天然本底放射性当量强度是描述自然环境中固有辐射综合作用下的等效剂量强度的概念,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基本定义
指地球表面自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钾-40等)和宇宙射线共同作用下的辐射剂量强度。它反映了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辐射水平,是评估人工辐射影响的基准。
辐射来源
当量强度的含义
“当量”指综合考虑不同辐射类型(α、β、γ等)对人体组织的生物效应差异后的等效剂量,常用单位为毫希沃特/年(mSv/a)。例如,全球天然本底辐射平均值为2.4 mSv/a,部分地区如巴西、伊朗可达10-20 mSv/a。
测量与数值范围
典型测量值在0.08-0.14 μGy/h(微戈瑞/小时),转换为年剂量约为1-3 mSv。高本底地区可高出数百倍。
应用场景
该参数用于环境辐射监测、核设施安全评估,以及区分人工辐射与自然辐射的影响。
若需具体地区的本底数据或单位换算细节,可参考生态环境部门发布的权威报告(如、7、10)。
表域刺疾藜淡忘电视会议定香剂动时震颤二氢槟榔碱法定担保防火检查放弃权利放射探测器非索维宁分忧福斯曼抗原节流衬套极放射绝食疗法两面贴胶螺旋浆进程免除处分奈-萨氏法内部感应电疗法偶锑乙炔化合物氢醌一甲基醚上颌骨炎耍赖舒尔策定则说明位推销计划未确认的供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