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疾藜英文解释翻译、刺疾藜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fructus tribuli
分词翻译:
刺的英语翻译:
puncture; stab; poke; stick; sting; thorn; thrust
【医】 barb; echino-; lancinate; spicula; spicule; spiculum; spina; spine
spur; stab
疾的英语翻译:
disease; fast; hate; illness; pain; suffering
藜的英语翻译:
goosefoot; pigweed
【医】 Chenopodium album Linn.; pigweed
专业解析
刺疾藜(Caltrop)是蒺藜科植物蒺藜(学名:Tribulus terrestr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文又称“白蒺藜”或“硬蒺藜”。该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非洲的干旱地区,其果实表面具5枚尖锐的星状突起,形如古代战争武器“铁蒺藜”,因此得名。在传统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材。
汉英词典释义
- 中文名:刺疾藜(Caltrop)
- 拉丁学名:Tribulus terrestris L.
- 英文别称:Puncture Vine, Goathead
-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实(Fructus Tribuli)
-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经(Pungent, Bitter; Slightly Warm; Liver Meridian)
-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Calms Liver, Relieves Depression; Activates Blood Circulation, Dispels Wind; Improves Vision, Relieves Itching)。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表明,刺疾藜含皂苷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文献库收录了其对男性生殖健康的潜在益处。需注意其种子的毒性,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刺激。
参考文献
- 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中华本草》编纂委员会. 中华本草(精选本).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Report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刺蒺藜(正确写法为“刺蒺藜”)是一种中药材,来源于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名称与来源
- 别名:硬疾藜、蒺骨子、白蒺藜()。
- 植物形态:一年生匍匐草本,全株有柔毛,果实呈五角形扁球形,表面有长刺和短刺各一对()。
二、性味归经
- 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 归经:主入肝经()。
三、功效与作用
- 平肝潜阳
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常配伍钩藤、珍珠母等()。
- 疏肝解郁
缓解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痛、乳痈胀痛,多与柴胡、香附等同用()。
- 祛风止痒
治疗风疹瘙痒、白癜风等皮肤病,通过活血祛风、止痒发挥作用()。
- 明目
改善风热目赤、翳障等眼部疾病()。
- 利尿作用
因含钾盐和生物碱,可促进钠盐排出,缓解浮肿()。
四、药理与化学成分
- 成分:含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
- 毒性:有小毒,需遵医嘱使用()。
五、注意事项
- 禁忌:孕妇慎用;需避免与壮阳药混淆(提及的“补阳”作用可能与其他品种相关,刺蒺藜本身无明确壮阳功效)()。
- 用法:煎服或外用,剂量需由中医师指导。
六、产地与鉴别
- 产地: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 鉴别要点:果实呈五角形,表面黄绿色,具对称刺()。
以上内容综合了植物学特征、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神半人被炭沉积覆盖的表观摩尔热容超码描述符成幼同形单道焊单位分隔符顶事缔约权多寄生多色亚甲蓝额马突废物管理部门间接成本过度还原间接氧化酶经常性开支帐目精制滤泡酶解肌珠蛋白莫尔加尼氏球羟喹邻酚磺酸区分部分认缴公司债款铷Rb三煤酚舍佩耳曼氏征水合氢脱乳化外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