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頭翁的意思、白頭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頭翁的解釋

(1) [the old man with grey hair]∶白頭發的老人

(2) [starling;chinese bulbul]∶鳥名,羽毛黑褐色,頭上毛白色,善鳴叫,捕食蟲子

(3) [ Pulsatilla chinensis ]∶植物名,毛艮科多年生草本,花紫紅色,果實有很長的白毛,可入藥

詳細解釋

(1).白發老人。 唐 王昌齡 《題灞池》詩之二:“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資治通鑒·漢武帝征和三年》:“會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變,訟太子寃曰‘……臣嘗夢一白頭翁教臣言’。” 宋 陳師道 《寄張大夫》詩:“隻應青眼老,尚記白頭翁。”

(2).草名。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故名。《太平禦覽》卷九九○引《本草經》:“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溫,無毒。” 唐 李白 《見野草中有名白頭翁者》詩:“如何青草裡,亦有白頭翁。” 宋 王安石 《與同官會飲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詩:“赤車使者白頭翁,當歸入見天門東。”

(3).鳥名。身間青,腦上暈深團,老時頭部毛變白,故名。《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之才捷,皆此類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曾有白頭鳥集殿前, 權 曰:‘此何鳥也?’ 恪 曰:‘白頭翁也。’” 宋 王質 《林泉結契·山友辭·白頭翁》:“白頭翁,白頭翁,咀嚼淺紫掐深紅。”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道上鈎衣蒼耳子,風前聒客白頭翁。”《新民晚報》1990.3.20:“有一次大風雨後,我在校園的林子裡撿到一隻小白頭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頭翁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釋義需從生物學和語言學角度分别闡釋:

一、植物學釋義 白頭翁(學名:Pulsatilla chinensis)為毛茛科白頭翁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特征為全株密被白色柔毛,果實成熟時花柱延長呈銀絲狀,形似老者白發,故得名。《中華本草》記載,其幹燥根可入藥,性味苦寒,具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功效,常用于治療熱毒血痢、瘡癰腫毒。

二、鳥類學釋義 在民間語境中,“白頭翁”常指代白頭鹎(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屬雀形目鹎科鳥類。該物種以頭枕部醒目的白色羽毛為典型特征,主要分布于中國東部、朝鮮半島及越南北部。《中國鳥類志》描述其為常見留鳥,栖息于園林及闊葉林區,食性雜,兼食昆蟲與漿果。

詞源學佐證 《漢語大詞典》收錄“白頭翁”詞條,明确其命名邏輯源于“白發老翁”的形态聯想,印證該詞彙在不同領域的命名均遵循“以形賦名”的漢語造詞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白頭翁”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鳥類(白頭鹎)

  1. 定義: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屬雀形目鹎科小型鳥類,又稱白頭鹎。
  2. 特征:
    • 體長17-22厘米,頭部黑色,枕部有白色環狀羽毛(即“白頭”得名原因)。
    • 分布于中國、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地,常見于城市綠化帶和灌木叢。
    • 雜食性,以昆蟲、漿果為食,被稱為“城市三寶”之一(與麻雀、綠繡眼并列)。

二、植物(中藥材)

  1. 定義: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Pulsatilla chinensis,幹燥根入藥。
  2. 特征:
    • 根部近頭部有白色絨毛,形似白發老人,故得名。
    • 性味苦寒,歸胃、大腸經,含白頭翁皂甙等成分,具抗菌、抗炎作用。
  3. 用途:
    • 主治熱毒血痢、阿米巴痢疾,外用可緩解陰癢、皮膚寄生蟲感染。
    • 内服煎湯劑量9-15克,需炮制後使用。

三、文學意象(白發老人)

  1. 象征意義:
    • 代指年邁智者,如唐詩“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王昌齡)。
    • 傳統文化中象征長壽與經驗。

附:名稱傳說

民間傳說中,一位患痢疾的老者受白鳥指引,發現此草藥并治愈疾病,遂以“白頭翁”紀念白鳥與老者的智慧。


以上信息綜合了鳥類學、中醫藥學及文學釋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可參考對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辨反蔔地不凡殘日昌菹纏頭客沉思默想啗噬帝寝兜嘴笃舊繁奏風灣分讓粉沙澉浦攻堅故婦鬼神莫測汗流浃踵合雒恨色河星宦牛賄門回溪阪絞車謹盜精絕驚乍乍勁躁浚澗龛牖口快類别涼飇連環扣命酌木珊瑚虐害農場叛敵炮雲砰轟灊廬榮福商受山樝杓角沈墊實呸呸釋旨肅然生敬貪慌踢打[術]童便挦綿扯絮嚣外狎谑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