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深情厚誼待故舊。《南史·王晏傳》:“敕特原 詡 。 詡 亦篤舊,後拜 廣州 刺史。”《南史·韋放傳》:“及為北 徐州 ,時有貴族請昏者, 放 曰:‘吾不失信於故友。’乃以 息岐 娶 率 女,又以女適 率 子,時稱 放 能篤舊。”
“笃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ǔ jiù,其核心含義是對舊友、舊情或舊事物懷有深厚情感且堅持不渝。以下是詳細解析:
《南史》中記載了兩則相關事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南史》相關篇章。
《笃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對舊友情誼的真誠、堅定和不變。它是指人們對待長期友誼的态度和方式。
《笃舊》的第一個字是“笃”,它的部首是“竹”,總共有10個筆畫。第二個字是“舊”,它的部首是“日”,總共有6個筆畫。
《笃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子罕》中的一句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意味着我們不應該擔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該擔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後來,人們根據其中的“不知人”的意思延伸出“笃舊”的概念。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都是由“笃”和“舊”組成。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笃舊》的寫法有所不同。舊字的寫法是“舊”,其上部多寫成“廣”形,下部保持不變。
1. 他們之間的友誼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真可謂是一種笃舊的情誼。
2. 雖然距離遙遠,但他們始終保持着笃舊的聯繫。
1. 笃誠:指真誠堅定。
2. 舊識:指久遠的友誼或熟人。
3. 舊雨:指久别重逢。
近義詞:友情、老友。
反義詞:變心、疏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