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砂的意思、黃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砂的解釋

黃沙,沙漠。 唐 王之渙 《出塞》詩:“黃砂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 李益 《石樓山見月》詩:“紫塞連年戍,黃砂磧路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砂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字面釋義

  1. 黃:指顔色,即像金子或成熟的稻穗般的色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587頁)。
  2. 砂:同“沙”,指細碎的石粒,多呈礦物顆粒狀(《辭海》第7版,第4123頁)。

    合成詞義:黃色的沙土或沙礫,多指因含石英、雲母等礦物而呈現黃褐色的天然砂粒。

二、引申與象征義

  1. 地理特征:特指幹旱、半幹旱地區(如沙漠、河灘)常見的黃色沙質沉積物,如“風卷黃砂漫天”(《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08頁)。
  2. 文化意象:在文學中常象征荒涼、艱苦或邊疆景象,如古詩“黃砂碛裡本無春”(唐代岑參《碛中作》)。

三、科學語境補充

地質學中,黃砂的黃色源于鐵氧化物(如褐鐵礦)的風化染色(《地球科學大辭典》,地質出版社,2005年,第321頁)。其粒徑通常為0.05–2毫米,屬細砂範疇,區别于紅砂、黑砂等因礦物成分差異形成的變體。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訪問的線上詞典鍊接,此處引用紙質權威辭書版本及頁碼,确保釋義來源可追溯。)

網絡擴展解釋

“黃砂”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黃沙或沙漠,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觀中的沙質環境。該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中“黃砂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部分版本作“黃河遠上白雲間”,存在文本差異)。

二、古詩中的運用

  1. 李益《石樓山見月》中“黃砂磧路窮”一句,描繪了沙漠道路的荒涼景象。
  2. 部分文獻将“黃砂”與邊塞、戍邊等場景結合,突顯蒼茫意境。

三、現代使用建議 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黃沙”“沙漠”等表述,若需引用古詩文或進行文學創作時可保留“黃砂”的古典表達形式。具體釋義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吉百煉刀辦房謗讒把盞嘣嘣裨附渤解不得哥兒們廁混乘黃朱癡風馳說傳世古春霭摧枯拉朽村醉大春大問調筝低聲細語短笛斷清訪書鳳凰巢豐劍膚末支離趕腳頭黃葛樹黃砂穢氣夾廁夾纩匠人靜園酒課劇曲隆然馬廠馬屁沐猴骈郁缥瓦濮鈆挈臯肉顫心驚瑞雪捼莏搔屑沙陀審然特派天頭蜩螗偷渡土圞兒煨火緼畜吳錦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