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茙菽的意思、茙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茙菽的解釋

即大豆。《列子·力命》:“進其茙菽,有稻粱之味。” 楊伯峻 集釋引 鄭玄 曰:“即大豆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茙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茙菽(拼音:róng shū)指大豆,是古代對大豆的别稱。該詞出自《列子·力命》:“進其茙菽,有稻粱之味。” 楊伯峻在注釋中引鄭玄的解釋:“即大豆也”。

2.字義分解

3.文獻與用法

4.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列子》原文或楊伯峻的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茙菽的意思

《茙菽》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茉莉和豆類的總稱”。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茙和菽。茙指的是茉莉花,菽指的是大豆。

茙菽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茙的部首是艸,筆畫數為8;菽的部首是艸,筆畫數為9。

茙菽的來源

茙菽一詞最早見于《爾雅·釋衍》:“茙菽,豆。”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

茙菽的繁體

繁體寫作“茸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茙菽的寫法稍有不同。茙是由茜和艸組成,表示茉莉的茸毛;菽則是由茻和米組成,表示大豆的形狀。

茙菽的例句

1. 園裡的茙菽花香撲鼻,令人陶醉。

2. 農田裡一片翠綠,長滿了茙菽的藤蔓。

茙菽的組詞

茙菽沒有太多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概括性詞彙。但是,可以和其他植物名稱進行組合,如茙苷(指茉莉花中的苷類成分)。

茙菽的近義詞

茙菽的近義詞是“花豆”,用來總稱茉莉和豆類。

茙菽的反義詞

茙菽的反義詞是“非茙非菽”,用來指代除了茉莉和豆類之外的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