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桑蔭不徙的意思、桑蔭不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桑蔭不徙的解釋

亦作“ 桑蔭未移 ”。語本《戰國策·趙策四》:“昔者 堯 見 舜 於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後遂謂人之意氣相投,相知無須時日長久。亦指時間短暫。《三國志·魏志·文帝紀》“以肅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 舜 受大麓,桑蔭未移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唐 尉遲敬德 贊曰:‘ 敬德 之來, 太宗 以赤心付之。桑蔭不徙,而大功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桑蔭不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āng yīn bù xǐ(注音:ㄙㄤ ㄧㄣ ㄅㄨˋ ㄒㄧˇ),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含義解釋

  1. 核心意義
    指人與人之間意氣相投、彼此信任,無須長久相處即可相知;也可形容時間短暫。

  2. 典故來源
    出自《戰國策·趙策四》中堯與舜的故事:堯在田間草茅中發現舜,兩人在桑樹蔭下交談,樹影尚未移動(即時間極短),堯便将天下傳于舜。


用法與結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戰國策》原文或相關曆史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桑蔭不徙》的意思是什麼?

《桑蔭不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們願意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不願意離開。

成語拆分部首和筆畫

《桑蔭不徙》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禾,筆畫數分别為木-4,禾-5。

成語來源

《桑蔭不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大雅·小雅》中的一句詩句:“戎車既駕,四牡業業,桑蔭如餘,歲亦不逾。”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喻人們身處的環境安逸舒適,就像桑樹下的陰涼一樣。後來逐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安于現狀,不願離開。

繁體字符

《桑蔭不徙》的繁體字符為《桑蔭不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桑蔭不徙》的漢字寫法為《桒襞不離》。

例句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故鄉,因為《桑蔭不徙》的心态。

組詞

桑落狗彘、蔭庇、不遠千裡等

近義詞

安于現狀、守株待兔

反義詞

追求變革、志存高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