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屋漏痕。 宋 黃庭堅 《書扇》詩:“ 魯公 筆法屋漏雨,未減 右軍 錐畫沙。”《歸潛志》卷九引 金 元好問 《跋金源閑閑老人真迹和韋蘇州詩手卷》:“故能備 鐘 張 諸體,於屋漏雨、錐畫沙之外,别有一種風氣。”參見“ 屋漏痕 ”。
“屋漏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書法術語(藝術領域)
指書法筆法中模仿雨水滲漏痕迹的自然效果,稱為“屋漏痕”。該用法源于宋代黃庭堅《書扇》詩:“魯公筆法屋漏雨,未減右軍錐畫沙”,形容顔真卿書法如屋漏雨痕般遒勁含蓄。金代元好問也提及此技法與“錐畫沙”并列為傳統筆法特征。
二、日常成語(比喻義)
字面指房屋漏雨,引申為“隱患暴露”或“問題顯現”。例如:“既然能現在解決,何必等屋漏雨?”(例句)。但需注意,此比喻義在權威古籍中較少見,更多見于現代通俗解釋。
關聯辨析
“屋漏”單獨使用時,古義指房屋西北角(設神主之位),如杜甫“床頭屋漏無幹處”實指靠近神位的屋頂位置漏雨,非全屋漏雨。因此“屋漏雨”與“屋漏”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指向。
建議理解時優先參考書法術語的古典文獻釋義,而比喻用法需注意語境是否適配。
屋漏雨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事情或人不容易保密,洩密的意思。
屋漏雨的部首是屋(⼦)和雨(⼥),共計9畫。
屋漏雨最早出現在《韓非子·有度》一書中。“屋漏而重新以是征,殆将莫通乎?”形容洩露機密事态嚴重,即将暴露。
屋漏雨的繁體字為屋漏雨。
古時候屋漏雨這個成語的寫法基本與現代漢字相同。
1. 他的工作中屋漏雨,洩漏了公司的重要機密。
2. 這個秘密他能保守嗎?我懷疑他屋漏雨。
屋漏雨沒有組詞的意思。
近義詞:洩漏機密
反義詞:嚴守秘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