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抟飛的意思、抟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抟飛的解釋

盤旋地向上高飛。《文選·範雲<古意贈王中書>詩》:“逸翮淩 北海 ,摶飛出 南皮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摶,圜也。圜飛而上,若扶搖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抟飛"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鳥類盤旋飛翔的動作,常用于描繪鳥類在空中回旋、翺翔的姿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抟(tuán)

    《說文解字》釋為“以手圜之”,本義指用手環繞揉捏(如“抟土造人”),引申為盤旋、環繞。《漢語大詞典》注明其通“團”,含“凝聚、旋轉”之意(《漢語大詞典》第6冊,第508頁)。

  2. 飛(fēi)

    指鳥類或物體在空中運動,如《詩經·小雅》中“如鳥斯飛”。

組合義:二字結合後,“抟飛”強調鳥類在空中回旋上升或環繞飛翔的動态,隱含輕盈、自如的意象。


二、典籍用例與權威釋義

  1. 《莊子·逍遙遊》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注:此處“抟”即“盤旋飛翔”,“抟扶搖”指大鵬借旋風盤旋升空(中華書局《莊子集釋》)。

  2. 《漢語大詞典》釋義

    明确收錄“抟飛”為“盤旋飛翔”,例證引《逍遙遊》(《漢語大詞典》第6冊,第509頁)。

  3. 《古代漢語詞典》補充

    指出“抟”在鳥類行為中特指“繞圈飛行”,如“鷹隼抟風”(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521頁)。


三、現代延伸與文學意象

在古詩文中,“抟飛”常被賦予超脫、自由的象征意義: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撰,《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6冊),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
  3.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中華書局,2012年。
  4.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

網絡擴展解釋

“抟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抟飛(拼音:tuán fēi)表示盤旋地向上高飛,常用來形容鳥類或物體以旋轉的姿态迅速升空。例如:“逸翮淩北海,摶飛出南皮”(《文選·範雲<古意贈王中書>詩》)。

二、詳細解析

  1. 字義拆分:

    • 抟:本義為“環繞、旋轉”,引申為憑借風力盤旋(如“抟扶搖而上”)。
    • 飛:指升空的動作,合起來強調“旋轉上升”的動态。
  2. 文學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如《文選》中描述鳥類展翅高飛時,用“抟飛”凸顯其盤旋而上的姿态,李善注引司馬彪曰:“圜飛而上,若扶搖也”。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引用或古籍注釋,可參考《文選》或司馬彪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愛流阿物兒暴世不慈彩蟾草頭天子趁課打滴溜丹鰓東閤二十五弦馮耳富國裕民挂號員含膏洪深簧誘環目灰菰慧俊瀸淖幾頓解結金繩祲盛軍婚開動機器髁身刳腔勞心焦思林邱凜然不可犯利災樂禍民貴君輕配搭兒飄英貧勞起明青宮跂想熱膏任土作貢軟柔柔山産上口字神魂蕩揚石鉢铄金毀骨所心縮衣節口天壁投艱違心之論文人雅士烏紗帽下架遐睠閑嗑牙崄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