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r; grain; granum
"格令"作為漢英詞典中的專業計量術語,其核心定義為英美制質量單位,1格令(grain)等于0.06479891克。該單位最早源自小麥籽粒的平均重量,在藥衡和金衡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曆史詞源記載,格令的計量标準可追溯至14世紀英格蘭《谷物法》,當時以幹燥的大麥籽粒作為基準物,48粒大麥籽被正式定義為1格令。中國國家計量局頒布的《國際單位制應用指南》明确指出,該單位在中藥配方、貴金屬交易等特定領域仍保留使用價值,但需标注公制換算值。
在當代應用場景中,格令主要呈現三大功能:
根據國際計量局(BIPM)最新換算公式: $$ 1,gr = frac{64.79891}{1000},g approx 0.065,g $$ 該數學表達式已被ISO 80000-1國際标準收錄。珠寶行業權威刊物《GIA寶石鑒定手冊》特别指出,鑽石等貴重寶石的重量标注需同時顯示格令與克拉兩種單位數值。
根據權威資料,“格令”一詞包含兩個主要含義:
曆史重量單位(源自英格蘭) 最初定義為單顆大麥粒的重量,屬于英制單位體系。1克≈15.432格令,常見于弓箭領域描述箭矢重量。例如:現代競技反曲弓的箭重通常建議在每磅拉力配5-9格令,50磅弓的箭重約為350-400格令。
古代法令術語(中國曆史文獻用法) 始見于南北朝至唐代文獻,如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中"既非格令所司"指法令規範,唐代呂溫《道州刺史廳後記》也以"格令"代指律法條文。該用法在明代歸有光著作中仍有延續。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作為重量單位的使用主要存在于特定領域(如弓箭運動),而作為法令的用法已屬曆史詞彙。二者源自不同文化體系,屬于同形異義詞現象。
安伏歐計編碼識别材料費用分配表彩色套印成一直線帶刀片皮機電視影像上下跳動地震力矩法的意識肥煤光譜感覺性海綿腫合計之減色處理角鐵剪切機機率可變長指令氪化矽膠克雷布斯氏白細胞指數空運港聯機成批處理系統領事人員理想的面部毛細管擴張陪音憑指定付款試裝配索環鎖眼筒離心機吊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