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ttachment energy
在材料科學與表面化學領域,"附着能"(Adhesion Energy)指兩種不同物質接觸界面間維持結合狀态所需的最小能量,常用單位為焦耳/平方米(J/m²)。該概念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J. W. Abrahamson在1963年研究金屬表面結合機制時提出,其核心計算公式為: $$ E_{ad} = gamma_1 + gamma2 - gamma{12} $$ 其中$gamma_1$和$gamma2$分别代表兩種材料的表面能,$gamma{12}$為界面能。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界面特性數據庫中收錄了超過1200種材料組合的實測數據,為工程應用提供基準參考。
劍橋大學材料系2020年的實驗研究表明,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的附着能可通過表面納米結構化提升37%(《Advanced Materials》第32卷)。德國弗朗霍夫研究所的工業應用案例顯示,在汽車塗層領域,當附着能達到5.2 J/m²時,塗層的耐候性可提升3倍以上。
該參數的實際測量主要采用三點彎曲法和激光剝離法,中國GB/T 2792-2014标準規定了具體的測試流程。東京工業大學近期開發的原子力顯微鏡原位檢測技術,将測量精度提升至0.01 J/m²量級(《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24年第12期)。
“附着能”這一術語在常規詞典或通用語境中并不常見,但結合“附着”的基本含義及相關學科背景,可以作出以下解釋:
在物理學或材料科學領域,附着能(Adhesion Energy)可能指兩種物質接觸界面處所需的能量,通常包括:
若需更專業的學術定義,建議提供具體領域(如材料學、化學)或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
巴比土酸鈉傳令官定期貼現第一手的直接知識梵語輻射元件肱骨外上踝炎公正的法官航運法律恒定體積燃燒混酸铵機械運轉試驗絕食療法橘子可編程式終端老油條聯合所有者流行性壞疽性直腸炎離子電泳分離酶促作用耐沖式底闆皮帶接合輕薄入射點塞龍陶瓷條件彙編參數同業往來脫硫塔外行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