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lectric dipole moment of molecule
分子電偶極矩(p)是描述分子内部電荷分布不對稱性的物理量,定義為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間的距離矢量(d)與電荷量(q)的乘積:
$$vec{p} = q cdot vec{d}$$
其國際單位為庫侖·米(C·m),常用德拜(Debye, D)(1 D ≈ 3.336 × 10⁻³⁰ C·m)表示。
非極性分子(如O₂、N₂)電偶極矩為零(p = 0);極性分子(如H₂O、HCl)因電荷分布不均,p > 0。例如,HCl分子中氯原子帶部分負電,氫原子帶部分正電,形成偶極。
電偶極矩是矢量,方向由負電荷中心指向正電荷中心。其大小取決于鍵的極性和分子空間構型(如CO₂因對稱性為p = 0,而H₂O的鍵角導緻淨偶極矩)。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IUPAC官網(需訪問權限)。
Atkins, P., & de Paula, J. Physical Chemistry (11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15章詳述偶極矩與分子結構關系。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Section 9: "Dipole Moments". CRC Press。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引用鍊接,以上來源基于權威出版物名稱及通用學術資源路徑,實際引用時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獲取原文。
分子電偶極矩是描述分子内部電荷分布不對稱性的物理量。當分子中正電荷中心和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時,會形成電偶極,其電偶極矩(通常用符號(mathbf{p})表示)定義為:
$$ mathbf{p} = q cdot mathbf{d} $$
其中:
極性分子的标志
極性分子(如水、HCl)因分子結構不對稱導緻電偶極矩不為零,而非極性分子(如CO₂、CH₄)因電荷分布對稱,總電偶極矩為零。
單位與換算
常用單位是德拜(Debye,D),1 D ≈ (3.336 times 10^{-30} , text{C·m})。例如,水分子的電偶極矩約為1.85 D。
影響因素
物理化學意義
該概念在材料科學、化學及生物學中廣泛應用,例如解釋溶劑性質、分子光譜行為等。
餐布超重氫蛏子齒音字母刺榆催化劑還原器大黃粉蟲單模特性刀形進模口獨立的軟件模塊放射性标記化合物糞甾烯酮國有土地互讓靜态聯編肌樣細胞累進稅率煤氣化爐墨噴嘴皮層下的平面光制強制對流沸騰乳濁液的破壞殺蟲雙伸縮桌視察團瞬動開關松片反應搜集成本資料頭至帶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