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大黃粉蟲英文解釋翻譯、大黃粉蟲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enebrio molitor

分詞翻譯:

大黃的英語翻譯:

pieplant; rhubarb
【化】 Radix et Rhizoma Rhei; rhuharb; root and rhizome of medicinal rhubarb
【醫】 radices rhei; Rheum offcinale Baillon; rhizoma rhei; rhobarb

粉的英語翻譯:

pink; powder; white

蟲的英語翻譯:

bug; insect; worm
【醫】 bug; vermi-; vermin; worm

專業解析

"大黃粉蟲"這一名稱在學術文獻和權威生物分類系統中尚未形成标準化術語,可能是由"大黃"與"粉蟲"兩個概念組合産生的表述。根據昆蟲分類學與中醫藥學交叉分析:

  1. 黃粉蟲(學名:Tenebrio molitor)屬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蟲,英文通稱mealworm,其幼蟲被廣泛用作動物飼料和蛋白質來源。成蟲體長12-25毫米,體色呈黑褐色,幼蟲階段呈現金黃色,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

  2. 大黃(學名:Rheum palmatum)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rhubarb,其幹燥根莖作為傳統中藥材使用,收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的功效。

  3.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1年發布的《可食用昆蟲報告》指出,黃粉蟲幼蟲蛋白質含量達49.6%,脂肪含量28.2%,其營養成分與大豆相當,可作為可持續蛋白源。目前沒有權威研究顯示該昆蟲與大黃植物存在特定生物關聯。

建議具體應用場景中需明确區分藥用植物"大黃"與資源昆蟲"黃粉蟲"兩個獨立概念。如需進行跨領域研究,應參考《中國藥材學》和《經濟昆蟲志》等權威文獻建立準确術語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大黃粉蟲是一種具有多重特性的昆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分類與基本特征

大黃粉蟲(學名:Tenebrio molitor)屬昆蟲綱鞘翅目拟步甲科,俗稱面包蟲、黃粉甲。其幼蟲呈圓柱形,體長約2-3厘米,表皮黃褐色,成蟲則為黑褐色甲蟲。作為世界性倉儲害蟲,常栖息于糧食、藥材等倉庫中。

二、經濟價值與用途

  1. 高蛋白飼料
    幼蟲幹燥後蛋白質含量達64%,脂肪約28.56%,是魚粉替代品,廣泛用于禽類、蠍子、蛙類等經濟動物的活體餌料。
  2. 人類食品與保健品
    含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可加工成蛋白粉或直接食用,部分國家已将其納入新型食品原料。
  3. 工業與醫藥應用
    蟲皮可提取美容成分(如幾丁質),體内物質還可用于醫藥開發。

三、養殖特點

四、生态角色矛盾

雖為傳統倉儲害蟲,但因經濟價值高,現已成為特種養殖對象,尤其在飼料和食品領域發展迅速。

如需進一步了解養殖技術細節或具體營養成分,可查閱相關農業技術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