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atal
denotation; insignia; mark; note; sign; symbol; tittle; type
【計】 glyph; S; SYM; symbol
【醫】 notation; symbol
【經】 symbols
amount; amount to; equal; equivlant to
【計】 be without equal
【經】 amount to; equal
在漢英詞典中,“符號等于”通常指數學符號=(等號),其核心含義是表示等值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數學等值(Mathematical Equality)
表示符號兩側的數值或表達式完全相等,如 (2 + 3 = 5)。這是最基礎的用法,強調兩邊的量在數值上相同。
邏輯等價(Logical Equivalence)
在邏輯學中,“=”表示兩個命題的真值相同,例如 (P equiv Q)(P與Q邏輯等價)。
編程中的賦值(Assignment)
在編程語言(如Python、Java)中,“=”常作為賦值運算符,例如 x = 10
表示将數值10賦予變量x,而非數學等式。
來源:《牛津計算機科學詞典》
化學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s)
化學中“=”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守恒,如 (2H_2 + O_2 = 2H_2O)。
來源: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庫
在漢語語法中,“等于”可作為動詞,表示“相當于”或“結果是”,例如:
“他的努力等于成功。”
此處“等于”引申為因果關系或等同意義,超出數學符號範疇。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訪問的權威線上詞典鍊接,此處僅列出版本信息。建議用戶查閱紙質或機構訂閱的電子版詞典獲取完整釋義。)
“符號等于”(即“=”)是數學和編程等領域中的基礎符號,其含義和用法根據上下文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
用于變量賦值,例如 x = 10
表示将10存入變量x。==
表示判斷是否相等,例如 if x == 10:
用于檢查x的值是否為10。等號由英國數學家羅伯特·雷科德于1557年首次提出,他選擇兩條平行線“=”表示“相等”,因為“世間沒有比平行線更相似的事物”。
“=”的核心意義是“等價”或“相等”,但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在數學中強調數值或邏輯等價,在編程中區分賦值與比較,而擴展符號(如≈、≡)則用于特定場景的精确表達。
不可流轉物低分子聚合物碲酸鈉低壓預熱器督獨眼非現金購買撫恤負載匹配函數式程式設計風格弧菌霍耳伯格氏效應貨載分攤劍鞘形氣管腳掌絕緣本領恐吓的淚液過少流動性優先離子水合螺紋斜面慢性凍瘡糜蛋白酶偶發性傾銷排水液乳液管實在的東西斯托克斯氏切斷術頭半棘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