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price at duty paid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付關稅的價格"(Dutiable Value)指海關根據法定規則确定的應稅商品價格基礎,用于計算進口貨物應繳納關稅金額。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計稅基準
海關計稅價格通常基于《WTO估價協定》定義的"成交價格"原則,即實際支付或應付價格。根據中國海關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該價格需包含運輸至輸入地起卸前的費用及保險費。
價格構成
完整公式表現為:
$$
DV = CIF + Adj
$$
其中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包含貨物成本、國際運費和保險費。Adj指根據海關規定需要調整的附加費用,如特許權使用費、賣方傭金等。
法律依據
世界海關組織《海關估價技術委員會注釋》明确,若申報價格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則,海關可依次采用相同/類似貨物成交價、倒扣價格等方法核定。中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二十八條對此有對應法律條文。
實務應用
跨境電商業态中,除商品采購價外,海外倉儲費、數字服務費等新型費用項目可能被納入計稅基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2023年修訂的《海關現代化法案》操作指引對此類情況有專項說明。
關稅完稅價格(即“付關稅的價格”)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計征關稅時使用的計稅依據價格。以下為詳細說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完稅價格以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确定,當成交價格無法核實時由海關依法估定。其核心作用是作為計算應繳關稅的基準值,而非稅後總成本。
完稅價格包含以下三項核心費用(適用于進口貨物):
(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需扣除已包含的出口關稅稅額)
進口關稅計算(從價計征): $$ 應征關稅 = 完稅價格 times 關稅稅率 $$ 其中完稅價格 = 成交價格(CIF到岸價) + 運輸及保險費(若未包含在成交價中)。
出口關稅計算: $$ 完稅價格 = 離岸價格(FOB) - 出口關稅 $$
若進口一批貨值為50萬元的設備,運費2萬元、保險費0.5萬元,關稅稅率10%,則:
相關法律細節可參考《海關法》及海關總署公告,完整政策以等官方文件為準。
阿貝氏培養基按位置調用包金衣不定形式雌脂酮稻田熱釘胼耳垂裂格朗歇氏征公擔行式二進制喉痙攣性咽峽炎回轉機械激光數據傳輸激光同位素分離今可豆氨酸冷珠樂滋滋的輪轉噴淋式空氣冷卻器皮帶強制執行判決中的出售桑橙素三爪取彈鉗拾得人思想缺失松下來的藤黃菌酸退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