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radioassay
【化】 radiation intensity
【化】 examine
【經】 assay
輻射強度檢定(Radiation Intensity Verification)是指通過标準化的測量方法和設備,對輻射源發射的電磁波或粒子流強度進行定量檢測與校準的過程。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radiation intensity calibration”或“radiation intensity verification”,強調基于科學規範的技術評估。
核心定義與流程
根據國際計量技術規範(如ISO 4037-1:2019),輻射強度檢定需使用經認證的輻射劑量儀和标準輻射源,在受控環境中測量輻射場的能量分布及強度值,确保其符合國家或國際安全标準(例如GB 18871-2002《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标準》)。典型流程包括:設備預熱、背景輻射扣除、多點采樣比對、誤差分析及校準證書籤發。
應用場景與意義
在醫療設備(如X光機)、工業探傷設備及核電站輻射監測系統中,定期檢定可保障設備輸出穩定性,防止輻射洩漏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輻射防護手冊》中指出,未通過檢定的設備可能因強度偏差導緻誤診或環境危害。
權威引用與标準依據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發布的JJG 393-2020《輻射防護儀器檢定規程》和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SP 250-86文件均明确了檢定的技術指标,例如能量響應範圍需覆蓋10 keV至10 MeV,不确定度需低于5%。
輻射強度檢定是指通過标準化的測量方法,驗證輻射源的輻射強度值是否符合特定标準或規範的技術過程。以下為詳細解釋:
輻射強度(Radiant Intensity)定義為點輻射源在特定方向上單位立體角内輻射的功率,國際單位為瓦特/球面度(W/sr)。需注意與“輻射照度”(單位面積接收的功率,W/m²)區分,後者是接收面的能量密度概念。
如需具體标準或完整流程,可參考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或國家計量院發布的相關文件。
埃-羅二氏試驗奧耳斯豪曾氏手術邊際替換率不令人滿意的材料分配槽形泡帽塔盤船老大獨生子讀數顯微鏡反應假級數分子排列複雜系統個人獎勵方案恒電位儀踝骨霍-斯二氏現象酵母幹酪乳杆菌因子解答急救車基群分配決議文件磷脂酰肌醇麥卡德耳氏綜合征目标系統硼化錳切條機手工檢查刷狀細胞舒樂安定駝背測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