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ti-tarnishing agent
defend; guard against; prevent
dark and gloomy; tarnish
【醫】 agent
防晦暗劑(anti-tarnishing agent)是一種化學添加劑,主要用于抑制或延緩金屬、塗層及高分子材料表面因氧化、硫化或其他環境因素引起的晦暗、變色現象。該術語在工業材料學和表面處理技術領域被廣泛使用。以下是其核心内涵的分解:
化學功能與機理
防晦暗劑通過形成保護膜或與活性物質(如氧氣、硫化物)發生螯合反應,阻斷材料表面的氧化還原反應鍊。例如,苯并三氮唑(BTA)常用于銅合金防晦暗處理,其分子結構中的氮原子可與金屬離子配位,抑制電化學腐蝕。
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于珠寶電鍍、電子元件封裝、文物保護等領域。銀器防晦暗劑常含硫代硫酸鈉,能在銀表面生成硫化銀保護層;高分子材料中則多采用受阻胺類光穩定劑(HALS),通過捕獲自由基防止聚合物黃變。
行業标準規範
根據ASTM B488-16标準,貴金屬電鍍層使用的防晦暗劑需通過168小時鹽霧測試;ISO 4528:2020則規定了銀制品防晦暗劑中硫含量不得超過0.3%的質量标準。
技術發展趨勢
《材料表面處理技術》(2023版)指出,納米級二氧化钛/氧化鋅複合型防晦暗劑因兼具紫外屏蔽和自清潔功能,已成為新型環保塗層研發熱點。
“防晦暗劑”是一個化學領域專業術語,其含義可通過拆分詞義和實際應用場景來理解:
詞義解析
整體含義
該詞指一類用于防止材料表面氧化、變色或失去光澤的化學添加劑,英文直譯為 anti-tarnishing agent()。常見于金屬加工、珠寶保養、塑料或塗料工業中,通過抑制氧化反應或形成保護膜來維持材料外觀。
典型應用場景
注意: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化學工程手冊或材料科學文獻進一步驗證具體成分與作用機制。
奧伯邁爾氏線螺旋體苯氨塑料避變更記錄不可分割的不可解問題不適當态度抽水機額切迹二癸基胺感覺輻射線幹貯合法标準恒比共聚繪圖接口焦灼的接受委托芥子紙機器運行比硫酸奎甯模糊約束南韓切器容許的閃鋅礦適定文法水蓼流浸膏天羅地網推定的父親韋克爾氏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