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iming
【化】 time controller; timer; timing controller
【醫】 timer
clock; timepiece
【計】 clock
在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領域,"定時器時鐘"(Timer Clock)指由硬件或軟件實現的周期性信號生成系統,其核心功能是提供時間基準并觸發預設操作。根據《牛津電子工程詞典》第三版定義,該術語包含雙重技術特征:
硬件架構 定時器通常由晶體振蕩器、分頻器電路和計數寄存器組成,通過石英晶振的壓電效應産生穩定頻率(如32.768kHz)。時鐘源精度可達±20ppm,典型電路配置參考《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設計規範》第8.2章節。
軟件實現 在實時操作系統中,時鐘節拍(Clock Tick)通過系統定時器中斷實現任務調度,例如FreeRTOS采用SysTick定時器生成1ms基準間隔。這種機制符合IEEE 1003.1 POSIX标準對時間管理的規範要求。
協同工作機制 在微控制器中,定時器單元常與看門狗模塊(WDT)聯動,如STM32F4系列的TIM1-TIM14定時器支持PWM輸出、輸入捕獲等六種工作模式,其時鐘源可來自内部RC振蕩器或外部晶振,具體配置參見《STM32參考手冊》RM0090文檔。
工業标準 IEC 61508标準将安全關鍵系統中的定時器劃分為SIL 2級功能單元,要求時鐘漂移率不超過0.1%/年。汽車電子領域遵循ISO 26262規定的ASIL-B級時鐘冗餘設計方案。
定時器時鐘是電子系統中用于提供時間基準和實現定時功能的組合機制,其核心作用是通過時鐘信號驅動定時器完成精确計時或任務觸發。以下是詳細解釋:
類型 | 特點 | 示例場景 |
---|---|---|
硬件定時器 | 獨立電路,精度高、實時性強 | 電機控制 |
軟件定時器 | 通過代碼實現,靈活性高 | 應用程式超時檢測 |
如需更深入的實現細節(如時鐘源選擇、分頻配置),可參考中關于内部/外部時鐘模式的說明。
産量指數帶狀矩陣低電壓質譜分析動力儲存多孔闆篩二甲色胺法定資本對負債總額及淨值的比率發癬菌素試劑給予賒欠谷氨酸轉氨酶焊工升降台黑色硬結黃遞酶化學計算機攪煉集電極開路輸出晶體大小進行拍賣集體剝奪國籍可靠性估計離心套毛囊破壞性脫發生産限制市民騷亂酸鹼兼性提高警覺地筒夾外徑烷基季铵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