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集電極開路輸出英文解釋翻譯、集電極開路輸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open-collector output

分詞翻譯:

集電極的英語翻譯:

collector
【化】 collector

開路的英語翻譯:

carve out a way; open a way; open circuit; plough
【化】 open circuit

輸出的英語翻譯:

export; output
【計】 output; out-fan
【化】 export; output; turnout
【經】 export; exports

專業解析

集電極開路輸出(Open-Collector Output)詳解

集電極開路輸出(Open-Collector Output,簡稱OC輸出)是一種常見的電子電路輸出級結構,廣泛應用于數字邏輯電路、接口電路和驅動電路中。其核心特征在于輸出級晶體管的集電極未在集成電路内部連接到電源(Vcc),而是保持“開路”狀态,需通過外部電路(通常是一個上拉電阻連接到電源)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回路。

一、 工作原理與結構特征

  1. 内部結構: 在OC輸出結構中,輸出端僅連接到一個NPN(或N溝道MOSFET,此時稱為開漏輸出Open-Drain)晶體管的集電極(或漏極)。該晶體管的發射極(或源極)接地。其基極(或栅極)由内部邏輯電路控制。
  2. 輸出狀态:
    • 低電平 (邏輯0): 當内部邏輯驅動晶體管導通(飽和)時,輸出端通過晶體管被下拉至低電平(接近地電位)。
    • 高電平 (邏輯1): 當内部邏輯驅動晶體管截止(關斷)時,輸出端處于“開路”或“高阻态”。此時,輸出端電平并非由OC門本身決定,而是由外接的上拉電阻(連接到電源Vcc)拉至高電平。若沒有外接上拉電阻,輸出端電平将處于不确定的懸浮狀态。
  3. 外接上拉電阻: 這是OC輸出正常工作的關鍵元件。其作用有二:一是當晶體管截止時為輸出端提供高電平路徑;二是限制當晶體管導通時流過晶體管的電流,防止器件損壞。電阻值的選擇需權衡開關速度和功耗(電阻小則開關速度快但功耗大,電阻大則功耗小但開關速度慢)。

二、 主要特點與優勢

  1. 電平轉換: OC輸出的最大優勢在于能輕松實現不同電壓系統間的電平轉換。隻需将上拉電阻連接到目标系統的電源電壓(Vcc_new),輸出高電平即為Vcc_new,而低電平仍接近0V。這使得連接不同工作電壓(如5V與3.3V)的邏輯電路變得簡單。
  2. “線與”功能: 多個OC輸出可以直接并聯連接到同一根總線(共享一個上拉電阻)。隻有當所有并聯的OC輸出晶體管都截止時,總線才被上拉為高電平;隻要有一個或多個OC輸出晶體管導通,總線就被下拉為低電平。這種特性實現了邏輯“與”功能(負邏輯),稱為“線與”(Wired-AND),常用于總線結構(如I²C)。
  3. 驅動能力: OC輸出通常能提供相對較大的灌電流(sink current),適合直接驅動繼電器、LED指示燈、小功率電機等需要較大電流的負載(負載接在Vcc和OC輸出端之間)。
  4. 簡化接口: 在總線應用中,使用OC輸出可以避免多個推挽輸出同時驅動總線可能産生的沖突(如一個輸出高電平而另一個輸出低電平導緻的大電流短路)。

三、 典型應用場景

  1. I²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總線: I²C總線标準強制要求使用開漏(OC的MOS版本)輸出,利用其“線與”特性實現多主多從的總線仲裁和簡單的電平匹配。
  2. 電平轉換接口: 連接不同工作電壓的數字電路(如5V MCU與3.3V傳感器)。
  3. 驅動指示燈(LED)和繼電器: 利用其較強的灌電流能力。
  4. 多設備共享的總線信號: 如中斷請求線、複位線等,利用“線與”功能。
  5. 邏輯門擴展: 通過“線與”實現額外的邏輯功能。

四、 漢英對照關鍵術語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集電極開路輸出(Open Collector Output)是一種常見的電路輸出結構,其核心特點是通過晶體管的集電極與電源之間斷開,需外接上拉電阻實現電平控制。以下從原理、特點和應用三方面進行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原理

  1. 結構特性
    集電極開路輸出由雙極結型晶體管(BJT)構成,其集電極未與電源直接連接,僅通過外部電路形成回路。當晶體管導通時,輸出端被拉低至低電平(接地);截止時,需依賴外接上拉電阻将輸出端拉至高電平(如電源電壓)。

  2. 工作邏輯

    • 輸入低電平:驅動晶體管導通,輸出端與地連通,輸出低電平。
    • 輸入高電平:晶體管截止,輸出端通過上拉電阻獲得高電平。
      這一特性使其類似“開關”,僅能主動拉低電平,高電平需外部電路支持。

二、核心特點

  1. 電平兼容性
    通過調整上拉電阻連接的電源電壓,可適配不同邏輯電平的系統(如3.3V與5V設備互聯)。

  2. 總線共享能力
    多個集電極開路輸出可直接并聯,形成“線與”邏輯,適用于I²C等總線通信場景。

  3. 驅動限制
    輸出電流受晶體管飽和電流限制,通常適用于小電流負載(如信號控制),大電流需額外驅動電路。

三、典型應用場景

  1. 數字信號接口
    用于不同電壓邏輯器件間的電平轉換,例如單片機與外部傳感器通信。

  2. 總線系統
    在I²C、SMBus等總線中,允許多設備共享同一線路,避免信號沖突。

  3. 狀态指示與控制
    變頻器、PLC等工業設備中,通過集電極開路輸出向控制器反饋運行狀态(如故障信號)。

四、注意事項

通過上述設計,集電極開路輸出在電平適配、總線通信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但需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配置外圍電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