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ngulus mastoideus ossis parietalis
頂骨乳突角(Parietal Mastoid Angl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頂骨乳突角指人類顱骨頂骨(parietal bone)後下緣與颞骨乳突部(mastoid portion of temporal bone)相交形成的骨性夾角。該角度位于顱骨側面,是“頂颞縫”(parietotemporal suture) 的關鍵标志點之一,參與構成顱腔的外側壁,對維持顱骨形态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Gray, H. (2020).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42nd ed.). Elsevier. (定義與功能)來源鍊接
Tubbs, R. S. (2015). Anatomy, Imaging and Surgery of the Intracranial Dural Venous Sinuses. Thieme. (手術标志意義)來源鍊接
Som, P. M., & Curtin, H. D. (2011). Head and Neck Imaging (5th ed.). Mosby. (病理評估方法)來源鍊接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解剖學教材、臨床指南及影像學研究,術語解釋符合醫學标準命名(Terminologia Anatomica, 2019),引用來源均為國際權威出版物。
頂骨乳突角是顱骨解剖學中的一個特定結構,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位置 頂骨乳突角(Angulus mastoideus ossis parietalis)是頂骨後下緣的骨性突起部分,位于顱骨側面。它通過颞骨的乳突部上緣與颞骨相連,後側則與枕骨相接。這一結構在顱骨拼接中起到連接頂骨、颞骨和枕骨的作用。
2. 相關解剖特征
3. 臨床意義 該區域在耳科手術(如乳突切除術)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其骨質厚度和乳突氣房的發育程度會影響手術入路選擇。發育不良的乳突可能增加面神經損傷風險。
術語補充 英文術語為 mastoid angle of parietal bone,拉丁學名 Angulus mastoideus ossis parietalis。頂骨(Parietal bone)作為成對顱骨,主要構成顱腔頂部及兩側壁。
奧厄巴赫氏神經節白跗按蚊被捕者蓖麻硬脂炔酸不正直的單總線計算機動物性機能多光子解離凡事非理性的分子工程供詞的可接受性國際法的通用原則橫突肋凹喉壓力貨物标志間接事實基極寬度調變浸沒喇叭醇拉伸粘度利潤損失保險買多市場尿嘧啶核釺焊合金熱拔鋼管撒野的雙吸軸流風機唆使外部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