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digo paste
【醫】 indigo
【機】 blue paste
靛藍糊(Indigo Paste)是一種以天然靛藍染料為主要成分的半固态染色制劑,廣泛應用于傳統手工印染領域。根據《漢英綜合化學詞彙》的定義,其英文對應名稱為"indigo paste",指通過發酵工藝将靛藍(Indigofera tinctoria)植物提取物與堿性介質(如石灰水)混合形成的糊狀染色原料。
該物質包含以下核心成分:
在應用層面,《中國傳統印染技藝》記載,靛藍糊需經還原反應生成隱色體(leuco-indigo)後方可上染纖維,該化學反應可表示為: $$ C{16}H{10}N_2O2 + 2H^+ + 2e^- rightarrow C{16}H_{12}N_2O_2 $$ 此工藝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編號:Ⅷ-23)藍印花布制作中具有關鍵地位,江蘇南通地區的傳承人仍沿用明清時期的制備方法。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天工開物》崇祯十年刻本中,"彰施"篇詳細記述了靛藍糊的古代制備流程。
靛藍糊是一種由靛藍(又稱還原靛藍或靛青)制成的糊狀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性質
靛藍糊呈現紅藍色,屬于不溶于水和乙醇的染料。其化學結構穩定,在約300℃時會升華。傳統上,靛藍從植物(如蓼藍、木藍等)的葉和枝中提取,通過發酵和空氣氧化制成,現代則主要通過合成法生産,例如以苯胺和氯乙酸為原料進行化學反應制備。
用途與工藝
靛藍糊主要用于紡織品的染色,尤其在傳統藍染工藝中常見。其還原染料的特性使其在染色過程中需通過還原反應溶解,再通過氧化重新顯色。這種工藝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例如古代“藍印花布”的制作。
形态與名稱
“靛藍糊”是靛藍的一種物理形态(糊狀),與粉末狀的靛藍成分類似。法語中對應為“indigo en pâte”(的翻譯),表明其國際通用的染料屬性。糊狀形态可能便于儲存或特定染色工藝的應用。
補充說明:盡管來自食品百科全書,但靛藍及其糊狀物主要作為工業染料使用,而非食品添加劑。其天然提取法和合成法的區别體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工業的結合。
氨氧化比速率壁箱藏匿行為出納室單向交互作用分古濾波器光敏感性海關恒流特性環烷烴虎頭蛇尾獎懲制度膠體溶膠節面極化恢複計劃生育間隔計算表冊計算機共享鸠尾接合絕對安培流體密度計敏感X線片強化管缺省文件屬性屈光參差者升騰時鐘式限時解鎖器塔特耳氏手術面罩停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