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lanned spacing of birth
plan; design; blueprint; calculate; intend; project; propose; scheme; proposal
program
【計】 planning
【醫】 project
【經】 output budgeting; plan; program; project; proposition; scheme
【法】 birth interval
計劃生育間隔(Birth Spacing)指中國人口政策中為保障母嬰健康、優化人口結構而設定的兩次生育之間的法定時間要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該政策通過科學指導生育間隔,降低高危妊娠風險,同時配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在醫學層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兩次活産間隔應保持2-5年,該标準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孕産婦健康管理技術規範》采納。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2023年研究報告顯示,合理生育間隔可使新生兒死亡率降低28%,早産風險減少15% 。
從政策執行角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實施生育間隔規定期間(1991-2013),中國總和生育率從2.3降至1.6,有效緩解了人口快速增長壓力。該措施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調整為倡導性建議,但仍作為婦幼健康促進的重要措施保留于《中國婦女發展綱要》。
計劃生育間隔(又稱“生育間隔期”)是指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期間,為控制人口增長,對允許生育二胎的夫婦規定的第一胎與第二胎之間的時間間隔要求。以下是詳細解釋:
計劃生育間隔是計劃生育政策的一部分,要求符合生育二胎條件的夫婦在生育第一胎後,需間隔一定時間(通常為4年)才能生育第二胎。其目的是避免人口短期内過度增長,實現人口政策的平穩過渡。
當前計劃生育間隔已退出曆史舞台,生育政策轉向鼓勵適度生育。但相關政策術語仍存在于部分法律文件中,如計劃生育假的規定(如結紮、放環手術後的帶薪假期)。
計劃生育間隔是特定曆史階段的政策工具,曾通過時間限制調控人口結構,現已隨生育政策改革取消,體現了中國人口管理從嚴格控制到逐步開放的轉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