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英文解釋翻譯、電磁輻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醫】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例句:
- 電磁輻射能用來将原子或分子提升到較高能級的電磁輻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ed to raise atoms or molecules to a higher energy level.
- 一種把下述光譜範圍内的電磁輻射轉換成電流的裝置:紅外線、可見光和/或紫外線。
A device for convert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and/or ultra-violet regions of the spectrum into an electric current.
- 大氣電,自然電波由自然現象,如閃電等産生的電磁輻射等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duced by natural phenomena such as lightning.
- 激光器使偶然的混雜頻率的電磁輻射,變為一個或更多的高度強化和連續的紫外線、可見光或紅外線輻射的分離頻率儀器中的一種
Any of several devices that convert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mixed frequencies to one or more discrete frequencies of highly amplified and coherent ultraviolet, visible, or infrared radiation.
分詞翻譯:
電磁的英語翻譯:
electromagnetism
【醫】 electromagnetism
輻射的英語翻譯:
radialization; radiation
【化】 irradiation
【醫】 radiate; radiation; radio-
專業解析
電磁輻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是指由空間傳播的交變電磁場能量,其英文表述為"energy propagated through space in the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術語審定委員會)。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50-121标準定義,電磁輻射包含從極低頻(ELF)到伽馬射線的連續頻譜,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E = h
u
$$
其中E代表光子能量,h為普朗克常數(6.626×10⁻³⁴ J·s),ν為電磁波頻率。
該現象主要分為兩類:
- 非電離輻射:包括無線電波(頻率3Hz-300GHz)、微波和可見光(國家标準GB/T 2900.1-2008),常見于移動通信基站(頻率範圍700MHz-3.5GHz)和家用微波爐(2.45GHz)
- 電離輻射:含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世界衛生組織EMF項目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在2020年更新了《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和電磁場暴露的導則》,規定工頻電場公衆暴露限值為5kV/m,射頻電磁場功率密度限值在2-10W/m²區間(IEEE C95.1-2019标準)。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水平通常比安全限值低2-3個數量級,例如手機待機狀态輻射值約0.01W/kg(比吸收率SAR值)。
網絡擴展解釋
電磁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中傳播的物理現象,其核心特征和科學内涵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形成機制
電磁輻射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和磁場共同作用産生,能量通過電磁波形式傳遞,傳播方向垂直于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當帶電粒子(如電子)發生加速運動時,會激發變化的電磁場,這種擾動以光速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
二、頻譜範圍與分類
電磁波譜覆蓋廣泛頻率範圍,按頻率從低到高包括:
- 無線電波(通信、廣播)
- 微波(雷達、微波爐)
- 紅外線(熱成像)
- 可見光(380-780nm)
- 紫外線(消毒殺菌)
- X射線(醫療成像)
- γ射線(核反應)
其中高頻段的X射線和γ射線屬于電離輻射,而日常讨論的電磁輻射特指非電離輻射(頻率<10¹⁵ Hz),如家用電器産生的電磁波。
三、關鍵特性
- 傳播特性:無需介質即可在真空中以光速(約3×10⁸ m/s)傳播
- 能量公式:光子能量與頻率關系為:
$$
E = h
u
$$
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6.626×10⁻³⁴ J·s),$
u$為頻率
- 雙重屬性:既表現為波動性(如幹涉、衍射),又具有粒子性(光子)
四、輻射源類型
- 自然源:地球磁場、太陽輻射、雷電等
- 人工源:
- 通信設備(手機基站、Wi-Fi)
- 家用電器(微波爐、電視)
- 工業設備(高壓輸電線、醫療MRI)
五、安全性與防護
非電離輻射能量較低,不會破壞分子結構。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符合安全标準的電器輻射不會危害健康。日常防護建議保持適當使用距離,如手機通話使用耳機,微波爐工作時保持0.5米以上距離等。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物理學權威定義()和輻射防護研究(),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科研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飽和變壓器被動步級策動輪襯墊焊恥骨膀胱肌醋酸生育酚等滲氯化鈉溶液點心電阻起動的電動機對側運動獨立于繪圖設備的制圖軟件二道絲攻反黑人情緒分支名字富足改變文件的歸并方式共享主存儲器行政管理甲基多巴肼淨流動資本拒絕意見報告書卡莫奎内腔容積測定法歐拉公式葡萄糖醛酸羟甲基微晶體維修輔助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