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lucuronic acid; glycuronic acid
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是葡萄糖代謝産生的一種重要糖酸,在生物體内主要發揮解毒和生物合成作用。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定義、功能及應用:
中英文對照
分子性質
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可形成内酯(glucuronolactone),在體内以活性形式UDP-葡萄糖醛酸參與代謝反應。
解毒作用(Detoxification)
在肝髒中,葡萄糖醛酸通過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催化,與脂溶性毒素(如藥物、膽紅素、類固醇)結合,生成水溶性葡萄糖醛酸苷(glucuronide),加速其經尿液或膽汁排洩。
典型反應:
$$
text{毒素} + text{UDP-葡萄糖醛酸} xrightarrow{text{轉移酶}} text{毒素-葡萄糖醛酸苷} + text{UDP}
$$
多糖生物合成
作為結構單元參與合成:
約40%的藥物(如嗎啡、對乙酰氨基酚)依賴葡萄糖醛酸化代謝,其效率影響藥物半衰期與毒性。
尿液中葡萄糖醛酸結合物(如膽紅素葡萄糖醛酸苷)水平可評估肝功能異常或遺傳性代謝疾病(如吉爾伯特綜合征)。
葡萄糖醛酸内酯(glucuronolactone)作為運動補劑,聲稱可增強能量代謝,但臨床證據有限。
Berg, J. M., et al. (2015). Biochemistry. 8th ed. W.H. Freeman. (葡萄糖醛酸化反應機制)
NIH PubMed Central:藥物葡萄糖醛酸化的分子途徑與個體差異(訪問日期:2025年7月)。
MedlinePlus:膽紅素葡萄糖醛酸苷與黃疸診斷關聯性。
(注:鍊接有效性以實際訪問為準,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驗證文獻)
以下是關于葡萄糖醛酸的詳細解釋,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
定義與結構
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是葡萄糖的C-6羟基被氧化為羧基形成的糖醛酸。其分子式為$text{C}6text{H}{10}text{O}_7$,分子量為194.14,通常以更穩定的呋喃環3,6-内酯形式存在,而非遊離态。
結構簡式:HOOC-CHOH-CHOH-CHOH-CHOH-CHO(由葡萄糖氧化衍生)。
物理性質
熔點為155-157°C,是合成葡醛内酯、透明質酸等的重要中間體。
解毒功能
在肝髒中,葡萄糖醛酸與毒素(如藥物、代謝廢物)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其通過尿液排出。例如,膽紅素需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後才能排洩。
參與生物合成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
埃德蒙天平白花花百家村白内停邊界節點丙烯酰氨布臘姆氏試驗大腦上淋巴道端口控制部件設計多年生的浮地動地址貫心碳棒會聚性的教學相長傑克遜氏征幾何因數矩陣反演開車空鍊接連譜號料車升降機淋淋面向結構編輯程式囊狀肉餅雙極型集成電路數字移相器特殊應激性晚育維達耳氏療法